秘訣五、德可延年,仁可長壽古人養生注重把養德放在第一位,現代醫學心理學家的的研究也揭示了“腐敗者早死”的緣由。加強道德修養不但對人體健康有益,而且對促進社會文明也有重要意義。
秘訣六、性愛養顏,婚姻益壽愛情比任何美容方法更有效,夫妻之間的親熱、溫存、性生活更是健康長壽的法寶。因此,老年人不要輕易放棄和終止性生活,而應根據自身狀況,維持適度的、有規律的性生活。
秘訣七、科學進補,增加核酸補也要有個適宜和適度問題,否則會適得其反。科學研究證明,核酸是構成生物細胞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在人體組織中,核酸在遺傳、催化、貯存、供給能量及增強免疫力等方麵具有多種功能。如果核酸供應充足,就能有效地延緩衰老進程,並預防多種疾病發生。
老年旅遊保健
老年人往往體力較差,手腳不靈活,視聽力下降,對外界反應較遲鈍,所以在旅遊時,也應該重視並加強保健工作。
1.老人易疲勞且不易恢複,旅遊中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若感到體力不支,可休息幾天或中止旅行。在長時間步行遊覽時應隨時坐下小憩。
2.老人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易受涼感冒,所以衣服要帶得夠,以便隨時增減。
行走出汗時不要馬上脫衣敞懷。晝夜溫差大的地區,睡前要蓋好被毯,夜間風起雨來時要關好門窗。
3.老人胃腸功能減弱,水土不服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所以飲食應以清淡為宜,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少食油膩和辛辣生冷食物,最好少飲或不飲酒。
4.老年人對自身平衡控製力差、行走常不穩,易摔跌、絆倒,除少數體質較好的之外,一般來講,盡量不登山下水,進行過分消耗體力的活動。
5.老年人在旅遊時,應注意、做好腳的保健,如穿著柔軟合腳的鞋,晚上用熱水燙腳,並可自我按摩腿部肌肉和腳心,這樣能使你在旅遊中,無論行走還是爬山,都會感到格外輕快。
6.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旅行,特別是冠心病、糖尿病、哮喘、高血壓等病,一定要帶上、多帶一些有關藥物,一旦犯病要及早用藥。並把自己的病告訴同行者,以便互相關照。
老年人要注意聽力保健
天津市聽力障礙專科醫院10月13日至18日,對近千名老人測查了聽力,其中約有一半以上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疾病。
據該院副院長、天津市聽力疾病專家萬剛介紹,老年性耳聾是指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高頻聽力隨之逐漸下降,以至全頻聽力下降的耳聾,嚴重者可造成交往障礙。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老年人聽力障礙者約占老年人口的50%左右。
老年性耳聾一般有如下表現:當別人說話時他們常打岔,常常出現很多笑話,使老年人感到十分尷尬;看電視、聽收音機時常將聲音開得很大,但此時其他的人卻無法忍受;由於耳聾,他們常常不願意與人交往,當別人有說有笑時,他們常常獨自離開或者睜大眼睛發愣;由於缺乏與人交往,他們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古怪,身心受到一定影響,易發生老年癡呆症。一般有上述症狀之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萬剛介紹,要想年老後仍保持耳聰目明,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每天都以愉快的心情去麵對一切。此外還要注意:
1.戒煙忌酒。煙中的尼古丁及慢性酒精中毒,可直接損害聽骨、聽細胞及神經中樞。煙酒均可誘發腦血管的舒、縮紊亂,造成耳內供血不足,誘發聽力下降。
2.慎用藥物。老年人一定要慎重使用有損聽神經的毒性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水楊酸類的製劑也應慎用。
3.體育鍛煉。要堅持加強體育鍛煉,如經常跑步、舞劍、打太極拳等,增強周身血液運行,以改善內耳的營養供應。鍛煉最好從中年後就開始,並要長期堅持下去。
萬剛介紹,老年性耳聾一般可用些營養神經的藥物治療,但效果目前仍不夠理想,一旦不可恢複應立即選配合適的助聽器。但千萬不可隨意購買,配戴和選購前要由專業技術人員了解耳聾病史,即通常所說的“測聽力”;了解助聽器的主要電聲性能指標,選購相匹配的;注意調試評估,若經過1至2個星期還不能適應,要進行重新調整。
老年人對營養特質的特殊需求
老年人新陳代謝減弱,減少的幅度大抵是60歲人的基礎代謝比20歲人的減少16%,70歲人的減少25%。所以,老年人對營養物質有以下一些特殊的要求:
蛋白質:老年人體內的分解代謝增加,合成代謝減少,所以老年人要適當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品,至少應當和成年期吃得一樣多,每天每公斤體重為1克~1.5克;到70歲以後可適當減少。老年人的肝、腎功能已經減弱,清除毒物的能力較差,如果蛋白質吃得太多,其代謝後的有毒產物不能及時排出,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老年人蛋白質的攝入量一定要適量,既不能少,也不宜過多。
脂肪:老年人胰脂肪酶分泌減少,對脂肪的消化能力減弱,所以應當少吃一些脂肪,適量吃一點植物油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
糖類:老年人對糖分過多、過少的適應能力減弱,因此,不少老年人都有患輕度糖尿病的趨勢。但是,水果和蜂蜜中所含的果糖,既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容易在體內轉化成脂肪,是老年人理想的糖源。
維生素:老年人對各種維生素的需要量有所減少。但是,由於吸收不良或排泄增加等原因,老年人往往有維生素缺乏的現象。老年人應該注意攝取的維生素有A、B1、B2、C、E。這些維生素主要存在於綠色或黃色蔬菜、各種水果、粗糧及植物油中。
無機鹽:因為老年人多有維生素D缺乏的現象,使鈣質的吸收減少,所以50歲以上的人往往有骨質疏鬆症,特別是女性較多見。因此,老年人要多吃些含鈣量較高的食物,如骨頭湯、牛奶等。患有骨質疏鬆症的老年人,每天可補充鈣質2克。為了促進鈣質的吸收,應多曬太陽,以增加體內的維生素D。
水:老年人的飲水量根據各自的需要而定,注意不要有意識地過多攝入。
總之,老年人的飲食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營養的平衡。因為老年人的代償能力相對較差、任何一種營養物質都應適量,既不能過多,也不能太少。
老年養生忌傷感
傷感是老年人中很普遍的情緒。造成老年人傷感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麵:
懷舊人老戀舊事,喜歡追憶過去的美好時光。生活中有的老年人總喜歡拿過去和今天比,而且大多數情況是拿過去的好處和今天的不足比,因此,越比對往昔的懷戀之情越重,甚至對今天的一切都看不慣。過多地沉湎於對往事的回憶,失落感越發加重,天長日久,性格也會隨之變得孤僻。
戀友老來失伴,摯友作古,都會使老年人痛心疾首,悲傷過度,極易傷身損誌。老年人的心理活動是很複雜的,如果自身缺乏寄托,很容易演變為精神崩潰。
失落老年人產生失落感是很自然的。如離退休後在家無所事事,一改往昔的忙忙碌碌,清閑的日子往往感到更累。又如老年人有時一些願望或打算得不到實現,在平常是很自然,能正確對待的,但此時“老了,不中用了”的感覺便會油然而生。
老年人要保持健康,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身心健康,防止傷感尤為重要,需知,傷感是老年養生之大忌。
老來防傷感,是健康長壽的要訣。首先,要善於尋找樂趣。鬧中求樂,最重要的是不要自尋煩惱。培養一些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如養鳥、釣魚、種花、下棋、品茶、看書等等,適當參加一些社會活動,自覺保持精神上的年輕、活潑。其次,要有超脫感。人生總有許多不如願的事,尤其是當今社會由於腐敗現象的存在,以及社會風氣的變化,看不慣的事情很多,對此應盡量超脫。社會自有它發展的必然趨勢,眼光放遠些,心情自然會開朗起來。再次,學會隨和,遇事不強求,不生悶氣,不爭死理,豁達開朗。舒暢的心情既靠社會、家庭提供,也要靠老人自身調節。
老年保健注意反常現象
人的身體如同一架精密的機器,要想延長使用壽命,必須時時進行良好的保養。任何反常的因素都是長壽的“禍根”,因此,老年人要特別注意“反常”。
反常氣候:春天時熱時涼,風雲變幻;夏天炎熱,酷暑難當;秋天淫雨,天氣涼爽;冬天奇冷,嚴寒襲人。這些天氣的反常變化直接影響人的感覺、心速和生理活動,與人體的關係密切。每年“白露”過後,慢性氣管炎的病人就多起來,“清明”一過,病情又慢慢地好轉,這其中就是與反常的氣候有關。老年人的身體素質等情況較青壯年差,對於天氣反常時的抵禦能力差,所以每當季節轉換,天氣反常時,老年人要及早做好預防,以適應天氣的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