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自我按摩治經前綜合症(1 / 1)

凡月經前期出現生理、精神以及行為上的改變,稱為經前期緊張綜合征。臨床表現為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憂鬱、煩躁易怒、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浮腫、食欲不振、腹脹、腹瀉、頭痛、乳房脹痛、全身疼痛等症。中醫稱為“月經前後諸證”,認為心血不足、肝鬱火旺、痰氣鬱結是本病發生的病因。

1預備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坐1~2分鍾。

2按揉百會穴

將右手中指指腹放在百會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鍾。

功效:醒腦安神,鎮靜除煩。

3按揉太陽穴

將雙手拇指指腹放在同側太陽穴上,其餘四指附在頭部兩側,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鍾。

功效:通絡止痛,清熱除煩。

4按揉風池穴

將兩手拇指分別放在同側風池穴上,其餘四指附在頭部兩側,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鍾。

功效:疏風清熱,鎮定安神。

5分推肋下

將雙手四指並攏,分別放於同側劍突旁,沿季肋分推0.5~1分鍾。

功效:調中和胃,理氣止痛。

6按揉膻中穴

將左手拇指放在膻中穴,適當用力做順時針按揉0.5~1分鍾,以局部發熱為佳。

功效:寬胸理氣,寧心安神。

7揉按氣海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將拇指指腹放在氣海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鍾。

功效:除濕止帶,通絡止痛。

8揉按關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將拇指指腹放在關元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鍾。

功效:溫養肝腎,養血止痛。

9掐神門

將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對側的神門穴上,其餘四指附在手背部,手指適當用力掐壓0.5~1分鍾。雙手交替進行。

功效:鎮靜安神,寧心通絡。

10按揉勞宮穴

將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對側勞宮穴上,其餘四指附在手背,適當用力揉0.5~1分鍾。雙手交替進行。

功效:鎮靜安神,疏通心絡。

11揉按三陰交穴

左(右)下肢放在對側膝上,將右(左)手拇指指腹按在三陰交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鍾。雙下肢交替進行。

功效:交通心腎,寧心安神。

12按太衝穴

將一手中指指尖放在對側太衝穴,適當用力按0.5~1分鍾。雙腳交替進行。

功效:消腫止痛,通經活絡。

小知識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叉點處。

太陽穴:位於兩眉梢與外眼角之間連線向後約1寸凹陷處。

風池穴:位於頸項後枕骨下,大筋外側凹陷處。

膻中穴:位於胸骨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平第4肋間隙處。

氣海穴:位於腹中線上,肚臍下1.5寸處。

關元穴:位於腹中線上,肚臍下3寸處。

神門穴:位於腕關節掌側橫紋小指側端凹陷處。

勞宮穴:位於屈指握拳時,中指指尖所點處。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尖,即腳踝內側的骨性突出之上3寸處,與絕骨穴相對。

太衝穴:位於足第1、第2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自我按摩每晚做1次,在經期要注意寒溫適宜,進食低鹽飲食,多食蔬菜、豆類食物,不要過於勞累。還應定期做婦科檢查,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

§§第四章 不同類型人的健康保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