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健康由自己掌握(3 / 3)

所以說,健康是一個難處的朋友,當你知道她可貴的時候,往往已為時已晚;健康又是一個嚴厲的老師,她總是先對你考試然後再讓你上課。

為幸福,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吧!

人人都期盼健康,可健康不會空手而得。要獲得健康,如同農業要獲高產一樣,也要舍得“投資”。

1.知識投資:懂一點醫學知識。《黃帝內經》中說,“夫道者年皆百歲”,所謂“道者”就是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培根說:“人對生理衛生知識的了解是一種保健藥品”。養生,重在預防。欲想不得病、少得病或者得了病能夠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這就需要懂得基本的醫學保健知識,需要懂得養生之道。古往今來,懂得養生、重視自我保健的人多長壽。

要懂得醫學保健知識,增強自我保健能力,這就需要閱讀一些醫學基礎書籍,逐步做到掌握一定的醫學知識,特別是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預防。這樣就可以做到無病會保健,大病能預防,小病能自治,真正把健康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2.時間“投資”:花一點時間鍛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痛心地看到,有些人往往在事業上獲得了成功,卻喪失了健康,甚至英年早逝。在這些人看來,要想成就事業,就必須付出健康代價;欲得健康,勢必會使事業受損。可他們忽視了這樣一個道理:事業與健康是矛盾的統一體,沒有健康的身體,談何事業?在健康與事業發生矛盾的時候,有知識的人更會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退一步,可以進二步,一步不退,健康與事業往往同歸於盡。

有言道:“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所謂在時間上舍得“投資”,就是要大家認識對時間的理解是哲學,對時間的利用則是藝術,時間是金錢,時間就是成就,但首先,時間就是生命。

3.毅力“投資”:給自己找一點苦吃。健身最重要的因素是經常、適量的運動,最大限度地激活人體各係統、各器官的潛力,促進體質的強化,使身體素質長期處於“最佳狀態”。鍛是重錘打,煉是烈火燒,有誌鍛煉者,都要自找苦吃。有調查研究表明:中年人堅持鍛煉,能夠增壽10年—25年。長壽學者得出結論:“懶惰是早衰的催化劑”,“一賴生百病”、“不怕事不成,最怕心不恒”,這既是成就事業的至理名言,也是鍛煉長壽之道。鍛煉中有苦也有樂,苦是為了樂。戰勝自我,就會品嚐到健康果實之樂。

4.消費“投資”:花點錢買個健康。在撲朔迷離的現代養生信息的誘惑麵前,有些人跟著廣告走,在健康消費方麵花了不少冤枉錢,自己竟成了化學試管或藥物實驗室。這種步入健身誤區的盲目消費,不僅起不到健身作用,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家庭經濟負擔。

“花錢買健康”已愈來愈成為人們的共識,保健知識是最好的保健品,應舍得花錢購買指導養身保健的書籍和報刊;健身器材是最常用的健身工具,已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要舍得在這方麵酌情“投資”;從健身實際出發,調節飲食,重視食物的合理搭配,要為營養而吃,花錢買營養,而不是花錢買“口福”。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份收獲!

隻有在健身上舍得“投資”的人,才有可能實現健身長壽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