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回 慕陽舍命降寶馬 錦玉翩然舞霓裳5(1 / 2)

廳上眾人正在開懷暢飲之際,一群女子進了門來。

這一眾女子共有十三個,都是十七八歲的年紀。為首一人身穿粉紅衣綠羅裙,高挽發髻,鬢插朱花,直生得花容月貌,豔若錦簇。

其餘十二個女子都是身穿淡綠色長袖輕衫,下身著一條白色長裙。同樣的高挽發髻,同樣的豐姿約綽,隻是每人鬢邊都插了一朵綠色絹花。

這一眾女子來到主桌近前,對著周定山飄飄下拜。廳上眾人此時也都瞧見了這些女子,不知道她們要做些什麼,都停筷駐杯,瞧著這些女子。

“今日乃莊主大壽之日,奴婢錦玉攜眾姐妹前來為莊主祝壽。我等別無他敬,這幾日特意編演了一段歌舞,一來是為莊主慶生祝壽,二來是為席間助興以娛嘉賓。”那為首的粉衣女子開口說道。

“原來是錦玉啊!你們姐妹有這份心意老夫實在是高興,既然如此,那就演上一回,也好叫眾位英雄一起觀賞。”周定山此時稍稍有些醉意,隨口應道。

“遵命”那錦玉應了一聲,又是飄飄一拜便轉身對身後的綠衣女子道:“姐妹們快些準備。”

話音未落,廳外早已有跟隨著眾女子前來的樂師伶工,將帶來的箏蕭琴阮等樂器準備停當。

那一群綠衣婢女答應一聲便各自站好位置,將錦玉圍在當中,排好姿勢隻等樂曲一響便要舞動起來。

這大廳甚是寬闊,雖然在周圍坐了十餘桌賓客,但中間的空地仍是很大,正好做了舞蹈的場地。

隻聽,箏兒輕撫,笛聲相隨,一縷樂曲悠悠響起,如天音過耳,似仙樂臨凡,說不出的美妙絕倫。

樂聲起處,廳上的各位賓朋都凝神靜聽,仿佛不肯錯過半個音符一般。

隨著樂聲,一眾女子翩翩而舞。

隻見那十二個綠衣婢女將錦玉團團圍定,隨著樂曲輕起舞步,或縱成兩列,或橫成四圍,或搭肩斜行,或揮臂穿插。無論舞步如何繁瑣,卻總是將錦玉置於正中主位。

錦玉在當中更是舞姿妖嬈步履輕盈,而且她隨著樂聲輕起朱唇,嬌嬌滴滴地唱出一首歌兒來:亭亭出水蓮

碧葉何田田

隨風蕩綠波

沃沃阻舟船

蜓駐荷花頭

魚嬉蓮葉間

映日爭曙色

帶露不覺寒

任憑陷汙沼

花開自清漣

願儂何所似

盈盈一水間

坐在人群中的關慕陽此時早已看得呆了,他出身武林世家,平日除了練習武藝,便是閉門讀書,見識的也多是習武之人,何時見過這等風雅的場麵?

看著這飄然之舞,再聽著錦玉口中吟唱之詞,關慕陽終有所悟——原來這段歌舞是在讚譽荷花啊!

關慕陽此時再看,方看出了意境。

錦玉舞在當中,便是一朵出水的芙蓉。粉袖輕揮,變成了片片花瓣隨風輕舞,綠裙微擺,化作了纖纖荷莖掠水搖曳。

而那十二個綠衣婢女便是團團荷葉,聚時如風起湖麵,散時似雨潤池塘。

這十三個人舞動起來,真好似一池清水裏的茂盛荷花輕輕蕩漾。

滿廳之人,雖然多是粗曠豪放的武林俠士,但也被這歌舞所打動。人人都看著這十三個正在起舞的女子如癡如醉一般,舉杯的忘了飲酒,伸筷的忘了品菜,如木雕泥塑一般,隻是眼睛隨著舞蹈之人來來回回地轉動。

直到音樂歇了,舞步停了,觀看者還沒有回過神來。

“歌舞已罷,奴婢們告退。”錦玉又是對著主桌深施一禮後,便要引著眾女子回歸後堂。

“諸位請先留步”眾女子正要出門,忽然有一人大叫了起來,直驚得廳上眾人都回過神來,轉頭向那發聲處看去。

錦玉和眾女子也駐足不前,怔怔地尋著聲音將目光移了過去。

說話的卻是關慕陽。

隻見關慕陽從桌邊站起身來,快步走到眾女子麵前,對別的女子視而不見,忽地走到一個綠衣婢女身前,深施一禮。

“姐姐請留步,方才小可見姐姐舞姿翩麗,曼妙無雙,且生得花容月貌玉潔冰清,真個是‘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叫我好生敬慕。因此小可特為姐姐做詩一首,寥表我心。隻是現在沒有紙筆在身,我就口述出來,叫姐姐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