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殲滅南海來犯之艦(1 / 3)

10. 殲滅南海來犯之艦

2012三沙掀起的南海風暴

(編輯/綠茶)

一、南海的形勢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美國縱容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文萊與中國爭奪中國南海島嶼。後來蘇聯也縱容越南跟中國鬧矛盾。

至今,越南宣稱擁有西沙、南沙群島的主權,武裝占領著南沙群島二十九個島礁;菲律賓占領了九個島嶼,毀掉我國建築設施,修建軍用設施並駐軍;馬來西亞占領三個島礁;印度尼西亞占領二個;文萊占領一個。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最近宣稱將通過武力手段保護菲律賓占領的中國“南海領土”。菲律賓政府一方麵想借用美國軍力同中國作戰,一方麵準備提升軍隊戰鬥力,升級軍隊落後的裝備。現在菲律賓已經采購了一艘美國海岸巡邏艇,還公開保證將購買更多的巡邏艇、直升機和武器。

越南也準備購買大量武器對付中國。特別是新任領導強調要在六年內建立一支龐大的潛艇部隊。同時,越南領導還不惜引狼入室,想引美國和印度的軍艦入港,借美印力量抗衡中國。

美國聲稱在中國南海有美國的利益,軍隊要長期賴在中國南海不走。從去年開始,拉攏日本、澳大利亞、印度進入我南海,與越南、菲律賓頻繁進行軍事演習,對中國進行赤裸裸的軍事威脅。

在中國南海上空布滿了戰爭的陰霾。

美國政府在采用軍事手段的同時,采用政治手段進行配合。為了把水攪混,美國政府插入東南亞論壇,明目張膽地支持東南亞諸國爭奪中國南海疆土;並想以調解人的身份插手中國南海問題解決,肢解中國疆土。菲律賓想借聯合國把中國南海問題國際化。南海局勢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

二、發生的原因

本來南海沒有爭議。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南中國海是中國的,南中國海的主權歸屬中國。

南沙群島,西方通常稱為斯普拉特利群島(Spratly Islands),它是中國人民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開發經營,並由中國政府最早進行管轄和行使主權的。

據史書記載,中國早在公元前兩世紀的漢武帝時代,通過航海發現了南沙群島,泛稱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為崎頭。唐、宋以來,中國人民已在南沙群島生活和從事捕撈等生產活動。

宋代,中國將南沙群島命名為萬裏石塘。在此之後至清代,又有萬裏長沙、千裏石塘、石塘等名稱。明、清時代,中國政府明確將南沙群島劃歸廣東瓊州府(今海南省)管轄。

十九世紀中國國勢衰弱以後,英國、美國、德國、法國和日本垂涎南沙群島,曾多次派艦調查勘測,企圖侵占,但未能得逞。一九三三年,南沙群島被當時統治越南的法國殖

民當局侵占,並非法劃歸巴地省管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於一九三九年三月侵占南沙群島。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中國政府於一九四六年派員接收了南沙群島,並立碑紀念和派兵駐守。一九四七年又重新命名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個群島及各島、礁、沙、灘的名稱,並再度劃歸廣東省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九五一年八月十五日,周恩來總理兼外長發表《關於美英對日和約草案及舊金山會議聲明》,莊嚴指出: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東沙群島、中沙群島一樣,“向為中國領土”。此後至今,針對外國對南海群島主權的侵犯,中國政府一直不斷發表聲明,重申中國對南海群島擁有不可侵犯和無可爭辯的主權。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當時的南越傀儡政府快要垮台之時,美國政府為了種下以後中越對抗的種子,唆使南越傀儡集團占領了我西沙、南沙島嶼;一九七三年七月至一九七四年二月先後占領鴻庥島、南子島、敦謙沙洲(沙島)、景宏島、南威島和安波沙洲,並派軍駐守;

一九七三年九月派軍艦在中國西沙永樂海域活動;一九七四年一月,向中國西沙群島擴張軍力,繼先前竊據了珊瑚島後,企圖進一步侵占甘泉、金銀等島。

一九七四年元月十一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譴責南越侵犯中國領土,重申中國對南沙、西沙、中沙和東沙各群島擁有領土主權。四天後,南越派出驅逐艦侵入西沙的永樂群島海域,挑釁在甘泉島作業的漁民,並炮擊甘泉島。

元月十七、十八日,南越派往永樂群島的軍艦達四艘。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文化大革命”的中國,在警告南越無效之後,毅然派出海軍前往西沙作戰,以弱勝強打敗了南越侵犯我西沙的軍隊,維護了國家主權。但是由於我海軍力量不能到達南沙群島,所以未能收複南越占領的島礁。

一九七四年以前,越南方麵無論在政府的聲明、照會中,還是在報刊、地圖和教科書中,都正式承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 越南統一以後,自一九七四年後,越南自食其言,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在蘇聯的唆使下就開始不認賬了。一九七五年四月越南在解放西貢的同時,占領了原南越政權占據的南沙六個島嶼;一九七九年九月和一九八二年元月先後發表白皮書,聲稱對我國西沙和南沙兩群島擁有全部主權;至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共侵占南沙島礁27個,現在是29個島礁;非法劃走了中國大約154萬平方公裏的海域作為它的專屬經濟區。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期,經過探測發現南海蘊藏石油,菲律賓政府利欲熏心,對我南海島嶼開始侵犯占領。

從一九六八年開始,菲律賓在南沙群島的南鑰島、中業島和北子島設立哨所,隨後兩年先後占據了馬歡島、費信島、西月島、雙黃沙洲、司令礁、仁愛礁等九個島礁,接著菲律賓開始在各占據的島嶼上駐軍,建設軍事設施,同時開始加強對南沙群島海域資源的掠奪。

對此,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譴責菲律賓對我南海主權的侵犯行徑,重申中國對南沙群島擁有不可侵犯和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台灣地區政府於一九七一年七月十日派軍艦在其管轄的南沙群島向菲律賓海軍船開火。

總的說來,在一九七七年以前,菲律賓、越南對中國的南海島嶼占領之心有,但是宣傳得多,占領島嶼主要在南沙,菲律賓占據9個,越南占據六個。美國、蘇聯等外國勢力有煽動活動,但是是暗地進行。中國采取的對策是:能收複就收複,先外交後武力;武力達不到時,就采用外交手段抗議、聲明,在政治上保有我國對他國占有我國的島礁的主權,不留懸念。

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為了順利推行其設計的改革開放總方針,取得國際上的支持,於是通過忍讓、把領土糾紛擱置起來留給後人處理、共同開發這種辦法來對待我國與鄰國的疆土糾紛,以期化解爭端,穩定周邊局勢。次則,中國實行“韜光養晦”政策,大量裁減軍隊,大量減少武器研發,使常規武器遠遠落後西方列強,在軍力上長時期夠不著保護和收複這些南海島嶼。在這樣的形勢下,越南、菲律賓等國占領之心加強,活動加大,不僅進一步強占島礁、進行駐軍,而且掠奪自然資源。

美國、蘇聯也由後台站到前台,明目張膽地支持東南亞國家侵占中國南海疆域,以此牽製、阻滯中國發展。特別是二OO八年美國發生新一輪經濟危機。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美國政府再次玩起用戰爭擺脫經濟危機的把戲,大造中國威脅論,以期向與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周邊國家推銷武器,並賺取在當地駐軍費用,轉嫁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