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清晨。“姐姐,我們什麼時候下山啊?”一個囫圇不清的稚嫩聲音在這一片蔥鬱的山上響起,這是片處在山腰的平台,一眼泉水從石縫中潺潺流出,在平台的低凹處形成數尺見方的一汪清潭。潭邊生長著各色花草灌木,碧油油一片,綠蔥蔥一蓬,夾雜著譚麵繚繞的騰騰霧水,靈蘊之氣充斥其間,真如仙境一般。遂著聲音尋去,卻是漂浮在水潭中的一截木頭發出,不對!乍一看是一截木頭,側臥在水中,但仔細看來,這木頭會動,原來是一個長得像木頭一樣的孩童。這孩童體型枯瘦,不僅四肢如同木頭一樣僵硬,屈伸緩慢,連皮膚也如同樹皮一般遍布褶皺的青黃色,再看長相也是一張木頭臉,青黃色的臉龐毫無表情,圓咕嚕的小腦袋上有一搭沒一搭的長了幾撮枯黃的頭發,像是木偶人的頭上掛了幾根幹草。“不是說好的嗎?再泡一個時辰就下山。”恬靜的聲音帶著些許寵愛,從水潭不遠處的一棵火紅色巨樹下傳來,這是一棵異常巨大的奇特樹木,哪怕是站在這片大山的遠處,你也能一眼看到碧綠群山中的那一抹妖豔的火紅。粗大的主幹起碼要十數人能摟得過來,根部樹皮程青紅相間,往上逐漸漸變,越往上紅色越多,枝幹是深紅色,而樹葉就呈現出鮮亮的豔紅,枝繁葉茂,樹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遠處看來如同風中搖曳的巨大火把。樹下有一個茅草房子,搭建的很是精致,一道白色的身影席坐在草房前的地上,麵前鋪了張草席,草席上擺著一堆像是草藥的各類植物,旁邊還放著幾件小褲褂。一個白衣女子正在細心的剔揀席子上的草藥,聽到水潭邊的問話,頭也不抬的答道。“可是你剛才就說再泡一個時辰就下山的啊。”還是囫圇不清的聲音,像是說話時嚼著舌頭。“是啊,剛才到現在才一小會兒啊,你都問了我三遍了,不急,老老實實泡著,你還想不想和逸飛他們一樣自己走路啊?都八歲了,到哪兒還都要人背著去,丟不丟人啊?”白衣女子說完抬起頭看了看水潭那邊,臉上帶著笑意。白衣女子大約二十歲的樣子,烏黑長發如瀑般披在肩上,素手輕揚,捋了捋額前垂下的發絲,膚若凝脂,小巧玲瓏的櫻唇,如玉般筆直的鼻梁,一雙盈盈秋水,顧盼含情。然而奇怪的是,美豔不可方物的臉龐的左半邊,被半麵紋著精致花紋的銀白色麵具遮蓋住了,導致這近乎完美的臉看上去美麗而詭異。“應該很快就可以走路了,我的腳已經能感覺到暖和的泉水了”男孩看向白衣女子嚼著舌頭慢慢吞吞的爭辯道。“逸飛說今天要送我一樣東西的,哈哈,不知道是什麼好玩的”臉上依舊毫無表情,但是眼神卻看得出來很是期待,泡在泉水中搖頭晃腦起來。“我說今天怎麼這麼急著下山”說罷女子收拾了下身邊的草藥包成一個包裹,站起身來走向身後的草房子。原來草房子的門前屋簷下麵有一個藤編躺椅,躺椅上正睡著一個矮小的灰袍老頭,這個老頭像個小矮人,看樣子站起來也不過到那女子的一半高度,現在正趴在躺椅裏麵呲著兩顆大門牙留著哈喇子呼呼大睡,嘴裏還哼哼唧唧念念有詞,這兩顆大牙是齙在外麵的,嘴巴似乎根本包不住它們,小眼睛埋在層層疊疊的皺紋下麵,白衣女子走近了他也不曾驚醒。女子似早已見怪不怪了,隻見她躬身拍了拍小老頭那窄小的肩膀,便收回手來,小老頭睡夢中舔了舔兩個門牙這才悠悠轉醒:“嗯。。嗯。。醋給爺爺多放。。對。。嗯?我的魚湯呢?唉?哦,沱爺我又做夢了,哦,血環小丫頭什麼事啊?”小老頭終於睜開了那雙綠豆大小的眼睛,泛著渾濁的光芒看了看跟前的人,又看了看不遠處的水潭,這才從躺椅裏慢騰騰地扶著扶手站起身來,別愣著腦袋站在白衣女子身旁。白衣女子沒說什麼,隻是伸手把手裏的藥包袱遞給了小老頭,便轉過身,抱起草席上的衣褲向水潭那走去。小老頭接過包裹就見習慣性的往懷裏一揣,也跟著走了上去,那麼大的一個包裹,被他揣到身上卻沒見到占用他什麼空間,包裹似乎被他揣起後就直接消失了一樣。
山路上,一行三人緩緩的走著,一個身著灰色布袍長相奇特矮小老頭遠遠跟在一道白色身影的後麵,嘴裏叨叨咕咕,搖頭晃腦,走路的方式也是亦步亦趨,磨磨蹭蹭。老頭的前方,是一個身穿白色素裙溫婉女子,她還背著個臉龐發綠木頭也似的病怏怏孩童。女子隻是平穩的走著山路,神情恬淡自然,她背上的那病怏怏孩童則顯得興奮異常,一隻手摟住女子的脖子,伸出另一隻幹瘦的爪子,一會指指不遠處的陡峭山峰,一會抓抓路邊的樹枝,不時的在女子的耳畔說些什麼,嬉笑連連。孩子的歡笑猶如林間飛鳥,幽靜的山林小道瞬間變得歡快無比,當真是“天真爛漫好時光,誰管流年歲月長”。
山下,這是一個群山環繞形成的一個山穀,穀底部坐落著一個村莊樣的民落,村落裏住了幾百戶人家,有一條小溪由西而東穿過其中,大都由木材、茅草搭建的房子錯落有致的分布在山溪兩旁,山溪從山穀東麵的缺口處流出,連通山外的大河,穀口也就是入口,入口處立著一塊久經歲月的巨大青石,石麵上刻著三個蒼勁的古字“鳳寧穀”,這裏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族落,世代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一行三人從村子西麵的山路下來走進村子,進入村子先是經過一個相比周圍的草房略大一些由石材建成一棟大房子,門旁立著一口古樸的銅鍾,前麵是一個全是石頭鋪就的巨大廣場,廣場上曬著一些獸皮之類的東西,還有一些孩子在這裏玩耍,正在玩耍的孩子們發現山路上下來的這三個人就高興的驚叫起來:“快看,木棍子下山了!”趴在女子背上的孩童聽到這樣的“歡迎”聲音,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招著手和他們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