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附錄(1)(2 / 2)

此外,創業前,在上海第一財經日報的記者生涯曆練,讓我養成了“跳出圈外”獨立思考的職業習慣。而第一財經日報“成就你、改變你”的那句著名的廣告語,不僅讓我登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舞台,成為國內最高規格黃金市場研討會主講嘉賓之一,也讓我從此與黃金投資結下了不解之緣。

康德曾經說過:“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讚歎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曆久彌新。一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再就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準則。”

哲學思考的價值,就在於透過現象看本質。

3.求道,更需要實踐論

傳統的西方經濟學建立在“理性人”假設的基礎上。但是,2007~2009年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過後,人們發現傳統經濟學理論已經無法解釋並解決危機中所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不確定性”由此成為了如今市場上的一個流行詞,經濟發展的前景變得越發難以預測,同樣,這個難題也考驗著中國經濟、中國企業以及中國的企業家。

我認為,解決未來企業發展的關鍵詞就是“國家戰略、中心優勢、全球地緣、時代緊迫”。

通過將人類發展的曆史與現實進行縱向比照,總可以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我的實踐論法則就是,緊緊抓住政策導向,認清政治格局變化的本質,不斷加深對自身清醒的認識,理清發展思路,以成熟的理論體係為指導,將企業的戰略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參照企業成長的曆史軌跡,走好腳下的路,看清未來的方向。

簡單地說,我的實踐論更強調曆史與現實、未來的高度統一,通過企業理論體係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全麵保障。其中包括文化保障、製度保障、組織保障以及戰略決策保障。

4.悟道,變革的膽識

古語,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同理,規律性的東西必須遵循,企業的經營管理也都有章可循。但是,所謂的標準並不等同於故步自封,不破不立,善於吸收好的成分,揚棄壞的成分,並有所突破、有所創新,這才是橘生淮南的本來意義。

關於企業的組織建設問題,究竟選擇哪一種模式更適合,一直都困擾著企業家們。不管是文化觀念還是思維習慣,或者是企業特性,需要方方麵麵進行綜合考量。“橘”的品種改良也罷,“枳”的水土不服也罷,找到合適自己的東西並不容易。

思考沒什麼該有或不該有的局限,在我看來,但凡是好的企業製度,一定必先具備國情特色,再有就是能真正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隻要具備這兩個條件,就應該不拘一格,大膽進行嚐試。即便別人沒有嚐試過,也不是拒絕實踐的理由,做企業要的就是變革的膽識。

“風起兮,必惹塵埃;雲飛揚,乃獲日照;橫情看盡何所戀俱,留得精神化為人間。”

幾年前,在四川青城山頂,遙望那天際間一抹殘陽,俯視腳下飛渡的亂雲,我暗暗立下誓言,人生事業的小與大、得與失全都不必在意,世上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關鍵要洗練自己的心靈,站在高處看世界,將人生的價值一覽無餘。

生於斯,長於斯,因此我深愛著這片遼闊的土地。

我的“人道金業,商道中華”之哲學思辨

馮侖在《野蠻生長》裏提到,錢有靈性,很聰明,會尋求增值之道。於是,在波譎雲詭的金融領域,聰明的企業家打鑿多條通道,為財富的增值提供充足的空間和機遇,優質的企業同樣如此。上金集團(上海金業集團),由國內、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出發,精準定位自身“中國領先的金融產業綜合服務集團”屬性,站在“國家戰略、中心優勢、全球地緣、時代緊迫”四個角度,挖掘企業本體經濟發展和文化品牌鑄建的優勢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