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方圓之道,自古至今便被視為生命之大道,做人之大智,做事之大端。

方,就是做人要正氣,具備優秀的品質;圓,就是處世老練、圓融。在方圓之道中,方是原則,是目標,是做人之本;圓是策略,是手段,是處世之道。千百年來,“方圓有致”被公認為是最適合中國人做人、做事的成功心法,成大事者的奧秘正在於方與圓的完美結合:方外有圓,圓中有方,方圓相濟,方圓合一。

方與圓是中國哲學和文化中所特有的概念。方圓之道是經典中的經典,是哲學中的哲學,是智慧中的智慧。孟子說:“規矩,方圓之至也。”曾國藩說:“方圓的世界,方圓的人。”黃炎培也曾經講過:“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對方與圓的辯證認識,揭示了人生為人處世的高超藝術,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可以說,方圓智慧是為人處世的永恒智慧。

正如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那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所為有所不為”,說的就是做人要有自己的準則,但又不可墨守成規,拘泥於形式,要有圓融處世、適應社會潮流的韌性。否則,為人沒有方,則會被視作軟弱可欺;做事不懂圓,則會處處樹敵。但倘若太過方正或太過圓滑,又會寸步難行。正如人走路,直走不行,就可以想辦法繞過去。假若非要正路直行,那結果隻能是撞在南牆上了。因此,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要方圓有度,該方時方,該圓時圓,才能做到圓潤通達,才能在社會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處於現代社會的我們,當然不可以過於方正,亦不可以過於圓滑,隻有把方與圓的智慧結合起來,做到該方就方,該圓就圓,凡事力求恰到好處,左右逢源,便可達到儒家所提倡的“中庸”境界。也就是現在人們所常說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的高度統一,這就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還是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養的。

因此,方與圓所講述的為人處世的技巧和方法都是次要的,關鍵是使用方法的人。刻意改變自己去掌握某種技巧,是永遠無法取得成功的。唯有提升自身內在的品質,才是人生成功的決定因素!

大謀者小而大之,小謀者大而小之。

總之,人生在世隻要運用方圓之道,必能無往不勝,所向披靡。無論是前進,還是退卻,都能泰然自若,不為世人的眼光和評論所左右。

我認為,在生活當中明晰方圓之道、方圓交融、方圓並用、方圓互變的人生智慧,並知道何為做人之方,何為處世之圓,何時運圓以守方,何時持方以融圓。然後,對方正立身、圓融做人、圓中有方、方中有圓的為人處世技巧予以把握,將對你的日常生活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如果用一句最簡單的話概括方圓人生的意義,那就是:做人要有底線,做事要會變通。因為,做人知方圓,天地任你行;做事善方圓,天下無難事。

如果你渴望擁有高質量的生活、成功的事業、輝煌的前程,那麼就請翻閱此書吧!它將為你揭示方與圓的真諦,而當你掌握了這種人生大智慧,你會發現天地就會變得很小,你的人生將會變得偉大!因為,此時你已經真正看清了世界,真正讀懂了自己。

的確,“外圓內方”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座右銘。

我們上海金業集團的企業價值觀就是:“人道金業,商道中華”。

我相信:“真正的財富與成功是廣結善緣、包容平和、活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