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你能放下多少 幸福就有多少(1 / 1)

西方有一首詩這樣寫道:

動物明白自己的特性,

熊不會試著飛翔,

駑馬在跳過高高的柵欄時會猶豫,

狗看到又深又寬的溝渠時會轉身離去。

但是,人是唯一一種不知趣的動物,

受到愚蠢與自負天性的左右,

對著力不能及的事情大聲地嘶吼——堅持下去

出於盲目和頑固,

荒唐地執迷於自己最不擅長的事情,

使自己曆盡艱辛,然而收獲甚微。

我們熱愛執著,因為事業憑韌性而漸進,人才借韌性而成器。執著於友情,於是有了“高山流水,子期伯牙覓知音”的美談;執著於愛情,於是奏響了“梁祝化蝶”的千古絕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因執著而生,我們因執著而死,可是當生命走完一圈又一圈的輪回,站在殘陽如血的山巔,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現實——有時頭破血流的悲劇正使然於義無反顧的執著。

一隻螞蟻想往玻璃牆上爬,可一次次掉了下來,但它依然執著地前進。一個人看到後感慨地說:“多偉大的螞蟻,失敗了毫不妥協,繼續向目標前行。”另一個人看到了卻發出感歎:“多麼可憐的螞蟻,太盲目了,假如它改變一下方式,也許很快就能夠到達目的地。”

在人生的路途上,無數人都在無怨無悔地扮演著這隻螞蟻的角色。佛語有雲:“人,要從愚癡迷夢中覺醒,才能認識生命的真諦。”

生活的藝術就是要知道什麼時候該收,什麼時候該放,因為生活即是矛盾:一方麵它鞭策我們不懈追求,另一方麵又強迫我們在生命終結時放棄一切。

故事總會有一個結局,不管好的壞的,激情過後就要麵對現實;美麗也會有一個期限,或是很長或是很短,隻是殘留的傷痕卻要時間來撫慰。與其在生命將逝時追悔莫及,不如在能夠改變的時候改變,能夠豁達的時候豁達。生命就會迎來自己的繁榮。

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執著呢?曾經有人說過,執著就是一個人的韌性。“積土成山”是韌的體現,“水滴石穿”是韌的體現,“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也是韌的體現。但是,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韌,隻有至柔至剛,才是它的真正含義,就好像那無形無色的水、無邊無際的空氣、無影無蹤的風、無名無欲的野草以及無聲無息埋在地下的根,都藏鋒守拙,以柔弱勝剛強,在無形之中穿越生死得到永恒。

其實,“韋”在古語中是熟牛皮的意思,“刃”則是指刀鋒,它們合在一起成為“韌”字,其大意便是剛柔相濟。

我們在佩服祖先大智慧的同時,不得不感歎人之處事,柔而不剛,難以有始;剛而不柔,則難以有終。隻有剛柔相濟,兩者合二為一,方能有始有終,成就大業。如此這般的人生大智慧,對於現代社會終日忙忙碌碌的人們來說,更應該銘記在心,以求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有感於此,我們精心編寫了《放下就是幸福》一書,書中囊括了人生的各種境界,彙集了許多經典的人生哲理故事,以執著和放下為基點,內容涉及婚戀、心態、選擇、思維、性格、人生定位等方麵。行文優美流暢,語言細膩生動。

相信每一篇短文帶給你的都是一次心靈的悸動、一道頓悟的光芒、一涓沁人心脾的溪水,讓你在塵世的喧囂中聆聽生命的真諦,得到心靈的淨化和情感的釋放,體悟到人世間最美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