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在劫隨石磯修行三月,本門心法要訣,已是默誦如流。修為較從前大為長進。每日練氣打坐。
忽有一日,在劫欲上山摘花采藥之時,石磯道:“好徒兒,為師已將本門根基傳授於你,以此為準,每日功課,可以精進。隻是空有道行,卻不得升仙,為師欲派你下山曆練一番,不知你意下如何?”
在劫心性空明不少,又有石磯、花月作陪,倒是無欲下山,說道:“師父既是遣我下山,自有道理,隻是徒兒道行不深,涉世又淺,世事不平,隻怕誤了師父。”以此推脫。
石磯知在劫所思,說道:“不妨,好徒兒,莫忘了我代你要的幾樣寶物,有寶物在身,便是遇上大羅金仙,雖惹不得,亦可遁逃。”
石磯從洞府中拿出兩件奇物。第一件,乃是一盒脂粉。第二件,乃是三個金銀銅相綴鈴鐺。
在劫道:“師父莫要整我,這鈴鐺倒是罷了,徒兒並非女流,要這脂粉作甚,何況這脂粉又無顏色,搽在臉上有何作用。”
石磯道:“此物並非女兒家所用的脂粉,是我那師兄,多寶道人新煉化的寶物,名為華安粉,無色無味,搽在額頭,身形可以變大,視若山巒。搽在胸口,可以化小,細若蚊蠅。待粉幹盡,複回原形。”
在劫道:“竟有如此神奇的東西,徒兒倒是不信。”
石磯笑道:“莫要不信,你一試便知。”
在劫用手蘸了些許脂粉,點在花月的額頭之上,隻看花月的身形漸漸長大,竟如同人形一般大小。
花月見自己身形變大,不由得攬手側立,臉色羞紅,嬌聲說道:“公子,莫要作弄人家。”
在劫笑道:“花月這般,倒像是絕世美人一類。好師父,這寶貝當真稀奇。隻是卻僅此一盒,三兩下便用盡了。倒是可惜。”
石磯道:“徒兒無須擔心,待到用盡,隻需放上幾日,任它吸收天地日月精華,自然恢複如初。”
花月劃出纖纖玉手,蘸了些許,笑道:“公子既是作弄我,也休怪花月無情。”說罷,便點在劫胸口,卻見在劫登時變得如同小蟲一般,在地上又打又鬧。三人玩笑一番,待到在劫恢複身形。
石磯又指著另一件寶物說道:“此物不凡,你須得小心使用,三個鈴鐺各有妙用,依你造化,可顯神威。銅鈴名作探魂鈴,搖動可聽人心念。銀鈴名作震魂鈴,搖動可束人身形,金玲名作攝魂鈴,搖動可懾人魂魄。每一鈴鐺,一日僅可搖動一次。再二再三,也無作用。”
在劫記下寶物妙用,將兩件寶物收好。又道:“多謝師父厚愛。徒兒定當肝腦塗地,以示忠心。”
石磯又拿出太阿劍。交予在劫,說道:“此劍隨為師百年,斬妖除魔,為師如今親傳與你,你留在身上,見此物如見我身,莫要記掛。”
在劫再三拜謝。也不推辭,收拾行裝,欲下山曆練。
臨別之時,石磯含淚道;“好徒兒,此去路途多有艱險,當謹慎行事,花月亦須好好照應,免得我那徒兒徒遭辛苦。”又道:“下山之後,先去西海九龍島見過你師叔,九龍島四聖,再做定斷。”
在劫與花月亦與石磯作別。
且說在劫下了骷髏山,記得師父臨別之言,便借著水遁去往西海。
隻看得,水浪潺潺,好生凶猛,一浪迭起一浪翻、波濤激起,落入石碎。碧光照天際,波麵映蒼穹。又見不遠處有一島。生的嶙峋。若潛龍在灣,山石峻峭,仙氣幽幽,走上前看,無數奇花異草鱗次櫛比,翠柏青鬆各執道路,雲霧繚繞,似塵世桃源,蟲鳥長鳴,如各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