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蛇非蛇(1 / 2)

5月27日,樂清市虹橋鎮水坑村,虹橋中學五名學生遊玩後山時不慎墜入深洞,無意中發現一蛇。此蛇雙角短須,形如幼龍,一學生回家後描圖留存。西藏已於日前和平解放,樂清又現祥瑞之龍,象征我社會主義大路越走越寬,光明無限!

我手上的報紙影印本是1951年6月4日《浙東日報》,這條新聞刊在二版上,雖然隻有寥寥數筆,卻在顯著的位置,而且附上了學生的素描圖。

我泡了杯茶,撿了個舒適的姿勢坐在辦公桌前,打開台燈,仔細看著影印本上的圖片。這張素描畫得很用心、細致,效果很傳神,繪畫者有著不俗的功底,構圖簡潔——一隻手托著一條“小蛇”。

說是“小蛇”,其實是不確切的。所畫的這種生物確實像蛇又不像蛇(為記述方便,我們暫且叫它“異蛇”),如果硬要說像什麼,倒真有點像中國傳說中的龍。我們所知道的蛇,無角,圓頭、扁頭或三角頭,眼大,鼻細,但異蛇卻有明顯的雙角,頭也是楔形近方,眼小,鼻孔粗大。蛇是無足的爬行動物的總稱,根據這個定義,此異蛇是蛇。按照與普通中學生手臂的比例對照,可以推斷異蛇身約一指粗細,長不過半尺。

我,沈均,今年29歲,勉強考上一所全國公認的三流大學,陰錯陽差念了一個找不到工作的專業,畢業後隻能遵父命回溫州鹿城繼承家族事業。父親過世後,我接手日漸衰微的甌越典當,眨眼已過去了六年。

典當業是人類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堪稱現代金融業的鼻祖。我們沈家世代經營典當生意,我自己都搞不清楚祖上經營這個行業有多少代,隻是在親朋好友的隻言片語中得悉甌越典當的前身是曾經執浙閩典當行業之牛耳的“兆惠行”。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恢複典當業,祖父重開祖業,並將“兆惠行”改名為甌越典當。“兆惠行”這個在溫州有著兩百多年曆史的金字招牌就此消逝在歲月長河中。

這張舊報紙是一個禮拜前王經理受的,絕當,三百元,受當日期是2010年4月13日。

王經理是祖父一手帶大的夥計,七十多歲,是“三朝元老”。他二十出頭就成為了兆惠行的大朝奉,在浙閩典當界呼風喚雨幾十年,在全國典當行業也是赫赫有名。

大典當行的大朝奉,每天過手钜億利錢,所以選拔標準紛繁嚴苛到常人難以想象,品德、業務自不必說,還需要經過長期的觀察,並經過不計其數的明的、暗的考驗,且要對本典當行有特殊的貢獻。正常情況下,40歲能成為中型典當行的大朝奉已是極其出眾,鳳毛麟角。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雖然隻比父親大幾歲,但父親在世時敬他為父兄。

王經理也是看著我長大的。記得小時候,他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摸我腦袋和抱我。雖然如此,但我從小就怕他。原因很滑稽,我堅信他哪天會教訓我。因為那時候咱天不怕地不怕,上山入地,偷雞摸狗的事幹得多了,他又是一板一眼、正氣凜然的人,遲早會受不了我。那時候有部電影,好像叫鐵砂掌之類的,王經理一雙手布滿老繭,堅硬如鐵,我一度懷疑他是武林高手,給我一掌,吐血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