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蛇娘子(1 / 3)

錢塘江水浩浩蕩蕩,經由杭州灣流入東海。江邊一排排綠樹抽出嫩芽,正是煙花三月好時節。

此時滿洲女真**哈赤建清國,入關滅明。宋朝受金遼清三國包圍,又自毀了依為長城的軍神嶽飛,唯有割地自保。高宗歸國遷都杭州,長江以南少有戰火,因此揚州被清兵屠城時,相距最近的杭州生靈免於塗炭。

且說那慕容世家的二公子慕容蕭空攜了貼身服侍的雙兒,為了杭州大盜“金蛇郎君”,奔波風塵來到杭州。兩地相距甚近,不數日便到了。抵達當日天色已晚,慕容蕭空便尋了當地最大一間客棧,等第二天再做打算。

第二日大早,慕容蕭空破天荒沒有賴床,早早起來洗漱完畢,坐在大堂裏吃早茶。

過不多時,不少本地居民和借宿客人漸漸聚在大堂,圍成一圈。慕容蕭空好奇,伸長脖頸去望,隻聽那人群裏一人輕咳一聲,打了兩下木板,唱到: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

那說話人將木板敲了幾下,說道:“這首七言詩,說的是兵火過後,原來的家家戶戶,都變成了斷牆殘瓦的破敗之地。小人剛才說到那葉老漢一家四口,悲歡離合,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他四人給清兵衝散,好容易又再團聚,歡天喜地的回到故鄉,卻見房屋已給燒得幹幹淨淨,無可奈何,隻得去到汴梁,想覓個生計。不料想: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四人剛進汴梁城,迎麵便過來一隊清兵。帶兵的頭兒一雙三角眼覷將過去,見那葉三姐生得美貌,跳下馬來,當即一把抱住,哈哈大笑,便將她放上了馬鞍,說道:‘小美人,跟我回家,服侍老爺。’那葉三姐如何肯從?拚命掙紮。那長官喝道:‘你不肯從我,便殺了你的父母!’提起狼牙棒,一棒打在那葉三郎的頭上,登時腦漿迸裂,一命鳴呼。正是:

陰世新添枉死鬼,陽間不見少年人!

“葉老漢和媽媽嚇得呆了,撲將上去,摟住了兒子的死屍,放聲大哭。那長官提起狼牙棒,一棒一個,又都了帳。那葉三姐卻不啼哭,說道:‘長官休得凶惡,我跟你回家便了!’那長官大喜,將葉三姐帶得回家。不料葉三姐覷他不防,突然搶步過去,拔出那長官的腰刀,對準了他心口,一刀刺將過去,說時遲,那時快,這一刀刺去,眼見便可報得父母兄弟的大仇。不料那長官久經戰陣,武藝精熟,順手一推,葉三姐登時摔了出去。那長官剛罵得一聲:‘小賤人!’葉三姐已舉起鋼刀,在脖子中一勒。可憐她:

花容月貌無雙女,惆悵芳魂赴九泉。”

那人唱道此處,雙目含淚,說道:“眾位看官,常言道得好‘為人切莫用欺心,舉頭三尺有神明。若還作惡無報應,天下凶徒人吃人’。可是那清兵占我大明土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卻也沒見他遭什麼報應。怪隻怪明朝皇帝不爭氣,昏庸無道,忠奸不分,壞了盧象升,袁崇煥這等忠義名將。想那大明朝本來兵多將廣,可是一見到清兵來,遠遠便逃開,隻留下老百姓任人宰割。像葉三姐這一家在中原大地實在是成千上萬,家常便飯一般。諸君住在江南,當真是在天堂裏了,怕隻怕那清兵何時打來。真是‘寧做太平狗,莫為亂世人’。小人張十五,路經貴地,服侍列位看官說的一段話,叫做《葉三姐節烈記》話本說徹,權作散場。”

張十五起身,手捧托盤鞠了一躬,眾人紛紛往盤中放入銅板銀子,慕容蕭空也摸出些碎銀給了他,張十五謝了,收在包中,抱拳道:“多謝各位大爺捧場,小人這些日都在客棧中,若有哪位大爺無事來聽小人說兩段故事。”

人群中一個黑瘦青年高聲道:“先生且慢。”

張十五笑道:“這位爺有什麼指教?”

那青年道:“小弟與那冤死的袁督師是同鄉,自幼敬佩袁督師為人,可惜無緣一見。適才聽先生推崇袁督師業績,想必袁督師在天之靈得知必定大感慰藉。”

他從包裹裏捧出一盤黃金,少說也有五十兩。“小弟無以為贈,些許盤纏贈給先生,望先生四處走動時將袁督師的事跡告訴那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莫要再壞督師泉下英名。”說道此處,熱淚盈眶。

慕容蕭空正好奇這人與袁崇煥關係,那青年身旁一個美貌女孩忙道:“袁哥哥,這是要送給闖王的軍餉,你一路給過去,將士們還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