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精確的切削和打磨,紫水晶可以將光線多次充分發射和彙聚,以極其短的波長發射出難以看到的激光束,通過多角度射入的激光束可以達到減少材料原子活動的效果,理論上可以達到無限接近絕對零度273.15度的溫度,這樣冷卻設備內的材料因為原子活動被最大程度的禁止,形成單一大原子的形態,通過拉伸和添加其他材料穩定其結構就能夠製備出常溫超導材料。
切削和打磨現在可以使用超高精密微型機床來進行,材料配方更是簡單,所使用的材料是宇宙中最廣泛的矽,常溫下矽比較脆,經過一係列的合成反應將變得柔軟和可塑,不僅是常溫超導材料的理想原材料,而且經過加工合成,還可以有隔絕高溫、抗高壓、耐磨損、抗衝擊力強等多種優良特性,是宇宙航空、深海探測、防護設備等的上上之選。
紫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硬度7,比重2.65,折射率1.54-1.55,天然的紫水晶一般都冰裂和白色雲霧雜質,隻有寶石級的紫水晶才可以用作冷卻激光裝置的工作介質,目前經過蘇星的測定以巴西產的紫水晶為最佳。
一旦確定了目標,蘇遠山馬上著手收購寶石級的巴西產紫水晶,這個工作比較簡單,不過由於需要的量比較大,因此還是對於紫水晶的價格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蘇遠山要赫連飛龍聯係巴西當地的華人社團,在支付了足夠的美元之後得到了大批的各種形狀和大小的紫水晶寶石,一部分發運到國內,另一部分則存放到多倫多的銀行中,作為備用品儲存起來。
單晶矽的植被更是容易,本來生產光伏太陽能電池板就需要單晶矽,諾威山和藍星電工都有單晶矽爐,隻要加強製備就可以了,前期的矽合成材料的生產在實驗室中就可以進行,不像生產機床用的材料那樣,需要大批量的材料而不得不要求中南特鋼協助生產。
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激光製冷裝置反應爐準備好了,經過實際檢驗,可以達到生產常溫超導材料的要求了,而新的矽合成材料也已經準備妥當。
在諾威山一間嚴格保密的實驗室中,蘇遠山指揮蘇俊等人把材料擺放到位,又檢查了一遍所有的材料和操作程序,隨著製冷裝置的開關被打開,反應爐膛內部放置的矽合成材料先是變得灰白,隨後慢慢變得透明起來,最後定型成深褐色的膠體狀固體;內部適用磁場進行翻轉、擠壓和拉伸,深褐色的材料變得漸漸暗淡起來,就好像一層固體糖漿似地安靜的躺在反應爐的底部出料口。
進料通道不停地把矽合成材料送入爐膛內,經過將近80個小時的連續生產,總數量超過10噸的常溫超導材料出現在人們的麵前,寬大的實驗室一角,已經堆滿了這種淺褐色的物質,蘇遠山幹脆就將它命名為“茶金”,意思是茶色金屬。
剩下的就是把這些茶金加工成需要的形狀,這個任務交給蘇星控製的超廣精度數控機床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磁懸浮車的控製器生產,隻要為德爾特星探險飛船的智腦記憶晶體設計一個控製槽就可以了,至於輸入程序和外界控製鍵盤、操縱杆就簡單多了,還有就是減速裝置的設計。
這裏的減速裝置不是說的如何是磁懸浮車的速度降低到停止,而是說對於車上的乘坐人員的一種保護和維持生命係統;麵對高達第一宇宙速度的交通工具,一般的人員根本不能適應由此帶來的加速度、重力和慣性。
如果沒有減速裝置和維生係統,除了蘇遠山這類極其強壯的人以外,其他人上去就不要考慮生存了,強大的慣性和超重、失重現象絕對會要了他們的命的。
應對這樣的情況各國一般都是加強人員身體素質的培訓,或者設計出減速座椅或者人造重力係統、陀螺儀平衡倉,這些裝置是超音速飛行員、宇航員所必備的裝置,也是為什麼飛行員和宇航員的挑選那麼苛刻的重要原因。
相對於普通汽車、高速列車、飛機、載人航天器等的駕駛和乘坐人員,磁懸浮車需要更完備和安全的內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