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阿羽是真的博學啊,實現聚變實際上不需要太高的壓力,隻要溫度足夠就可以了,剩下的運用托馬克裝置原裏就能實現了,這個是早就有人提出設計方案的了;現在我需要的就是超高溫激光點火,聚變反應爐我已經有思路了,材料問題也可以解決,就是激光源和氘、氚不容易取得。”
“真的嗎?那可是劃時代的創舉啊,我本來以為沒有10到20年不能在聚變能源上去的突破的,想不到阿山你能實現,你去購買這些材料不行嗎?”陳羽潔激動地說。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華夏對於這些方麵的材料管製是非常嚴格的,民間基本上不能擁有,所以要另想辦法。”提起這個蘇遠山就感到一陣的煩躁。
華夏對於設計高技術和可能製造武器的材料是完全禁止民間擁有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犯罪烈度,但是實際上也基本扼殺了民間研究的可能,是想連實驗材料都沒有的人怎麼可能研究出結果呢?這種壟斷造成了華夏高級研究方麵的短腿,以13億人口的巨大基數和數以百萬計的在校學生,還挑不出來幾個能創造出大工程、大項目的人才,不能不說是防民甚於防敵的結果。
國內的大學生培養出來的絕大多數是庸才而不是人才,更甚至培養出來的是奴才。
“那怎麼辦,不如我們回加拿大吧,這些材料都不難取得的,以你的才能大把的機會擺在麵前,政府絕對不會限製你的研究的。”陳羽潔急切的說。
“傻丫頭”,蘇遠山伸手刮了刮她的翹鼻子,“我總歸是要先考慮自己的祖國的,讓我試一試,如果不行我們再作其他打算吧。”
考察團和媒體剛走,接踵而至的就是各大生產廠家的訂單,麵對如此情形,蘇遠山不由感歎國內的精密數控領域果然是饑渴已久。
在國外高精密數控機床全麵包圍和限製的情況下,想要進口到高精密數控機床基本上是妄想,能夠走私來一批就是燒高香的事情了,可是代價又高的驚人,除了國家急需的部門有能力和有實力購買意外,其他生產企業隻好在中低檔產品領域徘徊。
現在通過發拿科事件,諾威山是坐實了高精密數控機床領域的地位,所以原來麵向國外采購的訂單,都會回流到諾威山來,誰叫諾威山的技術領先,而且沒有限製呢,即使是價格並不優惠,但是環節少,總體來算還是有優勢的,況且人機匹配和可操作性明顯優於進口產品。
國外的進口產品存在語言編程問題,這在諾威山是不存在的;多種語言界麵和強大的編程功能,使得操作上更方便、簡單,開放的數據接口可以輸入更多的數據信息,產品生產結構調整更容易;新材料和技術的應用使結構更合理,使用壽命大幅增加,延長了使用時間,換算成利潤更加可觀。
而諾威山的產能目前還不高,每天僅能出品5-10台套,這主要是原材料和人工不足造成的,新機床質量主要靠新材料,而機床的重量是按照噸來計算的,所以新材料還沒有大批量生產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支撐高強度的生產,而且熟練的組裝和檢測技術人員也太少,從諾威山成立開始就注重培訓人員也僅僅有100名的合格的一線技術人員。
有鑒於此,諾威山刊出招聘啟事,招募有組裝經驗和車間行吊工、起重機工、叉車司機等技術工種,並注明要求熟練工,待遇從優,這分明是打著挖牆腳的主意的啟事。
特種鋼材目前隻有分解生產,諾威山提供配方,委托省內特鋼廠加工,隻有刀具在公司材料實驗室生產,因為刀具用料很小,不需要外包。
對於這種局麵,省內尤其是鄭中市倉儲和機械加工企業首當其衝,不少效益較差的廠子裏有經驗和技術的工人、工長、車間主任等紛紛來諾威山應聘,以至於這些企業更是雪上加霜,間接的提高了本企業職工的待遇,也算是意外收獲吧。
諾威山對於技術熟練,檔案清白的人員隻要是通過測試,全部留用,僅此一次,就招收到378名各種技工;雖然暫時不可能都用的上,但是蘇遠山大筆一揮,“輪崗”,雙人同時上崗,以老帶新,這樣可以盡快造就熟練的技術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