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那些政府官員和南新公司的人員,蘇遠山和孫寶昌回到藍星電工的辦公樓裏,坐在蘇遠山的辦公室中喝著茶水聊起了公司的下一步發展。
孫寶昌先說:“遠山啊,你下麵打算如何開始工作呢?”
“孫大哥,我對於技術上是有信心的,但是經營上就需要您多多指點了。”
“我覺得你要盡快把你說的生產工藝和流程形成文字,對相關職工進行挑選培訓,建立各項企業規章製度,既然你說技術絕對領先,那保密製度要更重視起來,我見過不少企業都是由於內部技術流失造成困境,這方麵要作為重點來對待,我們走的是高端搞科技道路,一旦泄密怕是損失慘重啊!”
“是呀,我也是擔心這個,您有什麼好辦法嗎?”
“我把寶玉坊的內部安保製度給你帶來了,你結合原來廠子裏的製度修改下,應該能夠使用的;要知道原來這裏是軍工企業,而我經營的是高檔珠寶,對於安全都是非常重視的;另外就是你說的實驗室建設,現在就要動工嗎?”
“這個以後是我們的最重要的部門,我們吃技術飯的研發最重要,我一個人不可能應付過來;我打算招聘一部分研究員,幫助我進行科技攻關,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長盛不衰;而且現階段實驗室投入不大,先把以前技術科的實驗室改造一下就可以使用了,等我們的產品出來了再重新規劃新實驗室;還有就是我們要進口一種很珍貴的原料,沒有這個也是沒法生產的,好在我已經和他們談妥了,隻要是付款就可以保證供貨。”
蘇遠山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忙的是四腳朝天。
廠裏的原領導班子隻要是符合退休條件的都辦了退休手續,工人裏邊也有50多人想辦法調到其他單位去了,剩下的經過統計有432人願意繼續在新場子裏工作。而且經過挑選、培訓,基本上把崗位固定下來了,並和企業簽訂了崗位用工協議,部分設計企業機密的崗位還簽訂了保密協議。
保密協議這些倒是沒有產生什麼波瀾,畢竟多數人都在原軍工企業幹過,對於保密協議是熟悉的,廠子的職工很多都是一家幾口都在廠裏,管理起來倒也方便。
企業原來的庫存全部清空,新增了一套原料粉碎設備和烘幹設備,原來的工作流程改變為適合生產新產品,新增加了安全保衛人員,架設了監控設備,開了新的模具,在職工們看來,藍星電工是跟過去不一樣了。
2000年4月15日,第一批蓄電池出來了,經過檢驗,容量是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鉛酸電池的5倍,自放電極不明顯,蓄電池的填充物是合成矽的混合物,以往生產中的酸液汙染和鉛汙染沒有了,工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新型蓄電池使用的填充物是應用微生物工程儲電技術的;利用特別培養的微生物侵蝕石英粉碎顆粒,在恒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這些微生物最終的代謝產物是一種海綿樣多孔合成矽,在經過粉碎後直接裝填入蓄電池,其自身在陰陽電極的兩端會產生電荷聚集,從而產生電流流動;並且完全放電後填充物變成鬆軟的絮狀物,經過再充電重新恢複多孔結構,其儲電效果不變,至少可重複使用千次以上。
至於為什麼能夠有這樣的效果,蘇星也無法解釋,隻是說這就是蘭德星走向太空時的早期產品,他隻是記錄了生產和使用方法,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電池即使是使用全固體裝填,重量也僅僅是原來的三分之一。檢測試驗表明可以用作啟動電池,在零下60攝氏度低溫和200攝氏度高溫環境下正常工作,遇明火不發生爆炸和燃燒;機械性良好;循環壽命可達2000次以上;無環境汙染現象;回收後經過處理的填充物能夠多次使用;並且成本測算上和原有的鉛酸溶液電池要低20%,堪稱是節能、環保、高效、安全、經濟的電池。擁有這樣的電池想不賺錢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