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太陽場》(61)—以情感為中心的效用(2 / 2)

“亞當分析市場人類好勝的心理,多以統治人為榮,而以俯就下等人為恥。其實這樣是不對的。”他不再看幸萍那雙塗得又黑又亮的眼睛,隻是喝茶。

“對任何人都毫無罪過,隻是重新將人們排序了一遍。”幸萍不想再回答幸萍的問題。

“為了這張圖紙,我們走到了今天。如果你以fdi公司申訴,我們就可以結婚,可以去美國總部工作。”幸萍熱情地描繪著美好的未來,好像這輩子永遠都離不開他。

楊進明白了幸萍的想法,但人們追求的效用,那在製度之外的,這是長久以來經濟學家的誤區,效用應該是在人的內心靈感之中的。

“人究竟是什麼呢?無非是依靠自己的感情,無非是正確地認識自己生存的感情價值。”

然後,楊進拿起桌子上的帽子就走了。

春天又一次來臨,太陽光照在長椅上。這是很輕薄的光,能透過樹葉泛成白色朵朵的光環,空氣濕潤但還有霧氣縈繞,湖水會蕩漾楊柳會飄,讓人不禁去尋自己的夢想。

楊進長長吸了一口氣,讓心靈充滿陽光;他又想起那個太陽,在這個巨大的太陽場上,每個人盡情地跳躍著,不斷地打破帕累托均衡,社會秩序就是這樣重新排列著。

當晨光從天上泄出浮雲,楊進已經寫好了申訴書。他比任何時候都自信,想好了在法庭怎樣麵對繁雜的世界。

楊進找到陳律師,他補充了自己在大學裏麵的圖紙與材料,並做了詳細的時間標誌,查閱了伺服驅動發表的所有論文,並且標上自己的標記,前後來回折騰了十七次。

在中國知網上,楊進也看到了一個叫“藍嵐”論文,是當年在西溪大學詆毀他的論文。

陳律師最後對他說,“後續在中國知網上發表論文可以證明你,但是藍嵐發表的論文時間比你早,這裏麵有一個時間差的問題。”

“我也不想證明自己了,也不去尋找藍嵐了,這場官司無非是我與藍嵐的區別。”其實,楊進心裏明白這一切將意味著什麼。

陳律師笑了,“你怎麼了?這樣忙活大半個月,不要自己的結果了?”

“我覺得官司對我來說毫無意義,人與人的關係注定了是以情感為中心的,而不是以效用為中心的,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代價。”

陳律師停下了自己所有的工作,呆呆地望著楊進。

“人與人之間必須建立一種真摯的情感關係,整個市場才能運作,曆史讓我以這種方式付出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