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下!黔靈驍騎校尉接旨。”一道略帶嘶啞的聲音傳遍武狀元府。
“黔靈驍騎校尉嶽蕭,私通狄國,朕念爾年幼不暗世事,遂配西北蠻荒之地,永不錄用,欽此!”嘶啞而略帶磁性的嗓音響徹整個狀元府。
武二十四年的春初,一道聖旨在靈都之內掀起了一陣風暴。
一道聖旨,便締結了一代傳奇,這個靈朝最年輕的武狀元,被擱置了整整兩年,最終還是被無奈處決掉了。這其中的原因,整個靈都,甚至整個靈朝人都知道。
武二十二年,那時不過二十歲出頭的嶽蕭一劍橫指下,出下英豪孰堪一劍的感歎,雖惹起整個朝野江湖震動,但卻無人出手製止,隻因為他身後站著那個令朝野震動,令江湖畏懼的國柱。
可是世事難料,殿試前,所向無敵的嶽蕭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痛陳國柱馮昭然十大罪狀。
馮昭然不過微笑的看著嶽蕭一條條的將罪狀陳述,其後當著文武百官的麵霸氣了一句“你奈我何”便簡單的了結此事。而高坐龍椅的武帝隻能惡狠狠地瞪著那個隻手撐的國柱馮昭然,哀歎聲中的無可奈何顯露無疑。
三年前,那時候,一人一劍,三個月半便踏遍了三分之一的武林,敗了數百位武林德高望重的先輩,叫囂著下第一的牛人,可是卻惹怒了整個江湖武林,無數的武林豪傑均前來一試高低,可是卻都無功而返,最後少林神僧出手,一招黑虎掏心便斷了年輕人那顆傲視蒼穹,下第一的心。
少林真人念少年尚有憐憫之心,雖敗卻數百武林豪傑,卻未取一人性命。
可卻世事難料,海沙幫幫主被殺於長白山。
一切因緣由果定,有因皆有果。
少年的江湖功利心太重,最後惹得一身江湖債。
敗於少林神僧的少年被海沙幫追殺,身負重傷的少年,在麵對著海沙幫三大長老以及副幫主的強攻之下,身心疲憊,被圍於清風崖,為不被海沙幫眾人所辱,於清風崖上一躍而下,卻被偶然路過的馮昭然所救。
江湖之上,恩怨分明,少年為報救命之恩,遂替馮昭然奪下是年武狀元,可卻在殿試當日收到列舉馮昭然十大罪狀的書信,苦苦思索下於殿試列舉馮昭然十大罪狀。
被幽禁了整整兩年,少年已不再是當年的少年,兩年時間的沉澱,雖然那份江湖功利心尚未磨滅,可是也看穿了不少。
拿著長劍的人,本該是仗劍江湖的豪俠,可是再加上一副枷鎖那就顯得有點落寞了。
靈都門口,數千人齊望,看著那落寞的身影,他們心裏估計都是歎息吧,本該大好的年華,絕世的高手,正值建功立業之時,可如今隻能遠望靈都卻再也不得邁入靈都一步。
站在靈都之外,看著城門上的“靈都”兩個鎏金大字,這是靈朝的集中之地,這是經濟與權力的中心,再看他,一身灰麻囚衣,胸前的“囚”字彰顯著他是個格格不入的人物,在這靈都,是與他再也無緣了,當年一劍試問下的嶽蕭再也不存了,此刻隻有戴著枷鎖,就連貼身不離的長劍都需要旁邊押送官差來拿的罪人,這是何等的落寞,而這落寞之人年方二十三。
看著靈都的嶽蕭,苦笑一聲,不禁回想起了當初那個隻見過一麵的算命老頭的一句話——成敗皆昭然,生死存江湖。
“原來還是逃不脫命運的羈絆啊。”嶽蕭低聲歎氣道,隨後深情的瞥了眼靈都,這個終生被禁足的繁華地方,永遠再也不會來了嗎?他的世界,不屬於朝野,而是江湖。轉身離去,落寞而無悔,如果這世界上有如果,恐怕他也會這般做吧。無他,唯道義爾。
“江湖素有仁義傳,朝堂卻無真心在啊。”身著青綠色官服,右手拎著包袱,左手拿著長劍的官差看著嶽蕭頭也不回離去的身影,搖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