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王驍上次在先登堡外空地給那群新兵蛋子訓話已經過去了三四天,先登堡在眾人齊心協力快速建設之下也已經逐漸成形,現在隸下百姓們正在加速建設修繕城內民宅等設施,每天都是熱火朝天的樣子,好不熱鬧。
也是王驍手裏還有不少錢,從各個州城運來的糧食絡繹不絕,之前那些通過特殊渠道買來的牛也都已經悉數到位,這些內政的事情王驍有點忙不過來,軍政要務纏身,每天都是起早貪黑的從先登營的營寨走一圈,再到工地上指導工作,好不乏累,不過無論對於他或是整個轄下百姓來說,看著一個新興堡寨逐漸成型,無疑是非常開心的。
他這幾天又開始入夜奮筆疾書,寫下了一整本他的練兵手冊,命其為“先登營操典”,所有的部隊訓練都按照他的書中進行訓練,不過可以說先登營的訓練是非常幸苦的了。
放眼大燕各地,衛所軍每年操練大多寥寥,當然這是內地兵,北境邊軍訓練還是一月能有個四五次的,這都算是“訓練精良”的部隊了,可想而知遇到馬背上出生的猲人韃子,作戰勝率幾何了。
這也是燕軍一直隻敢依靠高城堅寨死守,而從不敢出城野地浪戰的原因,原因不外乎實在匱乏訓練,出城野地浪戰基本都是全軍覆滅的下場,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韃子一來我就堅壁清野守城的作戰風格。
說實在的,有點丟人。
想當年燕武帝慕容太阿那會兒,整個皇燕正是國力強盛之事,慕容太阿對軍隊,尤其邊軍相當關注,也就隻有那個時候,大燕的軍隊是敢於出城與胡兒血戰的時期,且裝備較為優良,當時還比較缺乏裝備盔甲的草原王廷被打的節節敗退,無奈遠遁八百裏避大燕鋒芒,一時間草原萬邦臣服,慕容太阿在位期間一直都是老老實實的縮在草原,不敢再有異動。
如今大燕孱弱,又到了那些胡虜耀武揚威的時候了。
王驍一直在思考怎麼和韃子作戰,先登堡一成,就是守衛在整個北境前線的排頭兵,雖然隻是個堡寨並非大城,不過也難免會有些撈戰功的草原貴族率兵來犯,部隊的訓練還是要提上日程的。
想要練成強軍,不是靠著單一的訓練就能無敵天下的,曆朝曆代,裝備精良訓練牛逼的隊伍多了去了,覆滅無名者比比皆是。而那些強軍為什麼能叫強軍?兩個字就能概括他們的共同點。
軍魂!
強軍一定會有軍魂,無論是古三國時期的河北先登死士,或是前朝戚爺爺的戚家軍,無一例外的都有軍魂!這軍魂或是主將本人,或是其他因素。但這都讓他們在同一時期基本處在天下無敵的狀態。
這些部隊,哪一個曾經畏懼過外敵?畏懼過幾倍於己的敵人?
軍魂熊熊燃燒,他們隻知道死戰不休!
王驍認為,部隊想要強,基本素質必須過硬,服從命令聽指揮,令行禁止是一支部隊成長的矯正器,做的到這一點,就能邁出成為強軍的第一步。所以他整出了一套隊列訓練這些方式,什麼齊步走,跑步走,全部都用那種訓練到你全身都有一個肌肉記憶,一叫口令身體就條件反射作出反應為止。
所以他給新兵們總結了一句口號:“隻要訓不死,就照死裏訓!”
除此以外,他還在考慮軍隊職業化的問題。現在很多軍事重鎮的戍守部隊都是“募兵”,也就是錢糧招募而來,正兒八經的一分錢軍餉都不會少那種部隊,又會在平時多加訓練,所以整個部隊軍事素養都不錯。而且這些部隊一般除了戰鬥,餘下時間都會在各自營房校場訓練,並不存在王驍這種耕種一體的軍隊組成,畢竟人家可是正經的職業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