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幸福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乞丐得到100塊施舍,他就覺得幸福;烈日下的民工在空調屋裏待一會兒,他就覺得幸福;房奴突然之間把貸款都還了,他會感到幸福;獨身多年的老光棍突然之間取到了媳婦,他會感到幸福;億萬富翁治愈了絕症,他覺得幸福;罪犯刑滿釋放,他也會覺得幸福……幸福是一個人極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得了,幸福是一個人的奢望變成了現實。幸福又是對生活的理性認知,是一種麵對生活的平常心態。農民把“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當成幸福;而商人則把生意興隆,日進鬥金當成幸福。幸福沒有標準,幸福沒有尺度,隻要我們平和得對待我們身邊的一切,我們隨時都能得到幸福。
幸福就在你身邊,唾手可得,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怎樣去抓住,又怎樣享受屬於你的幸福。
作者於2013年春
陸陽和林妮是花縣開發區一家公司的白領,每個月的工資5000多元。三年前,他們得了一個乖兒子,取名陸少遊,想讓兒了將來成為一個名振四方的文學家。誰成想,陸陽和林妮教兒子唐詩宋詞,兒子一句沒記住,電視裏菊萍姐姐教的那些小玩藝他倒是一看就會。兩口子一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得趕緊在市裏買套房,把兒子送到好一點的幼兒園去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
買房就得用錢,現在的樓價又一個勁地瘋漲,100來平米的一套住房少說也得4、50萬元,按揭貸款的話,首付還得10多萬元呢。可陸陽和林妮雖然做了這麼多年的白領,家裏的存款卻還不到2萬元。怎麼回事呢?陸陽和林妮手腳太大。陸陽好交際,人稱“萬能膠”,每個月的“份子”、朋友聚會要花掉4000多元,一個月隻有幾百塊錢的結餘。林妮呢,雖然沒那麼多朋友,可她在美容方麵花錢也不少,家裏的高檔化妝品不用說,一周還要到美容院做三次護理,一個月下來,工資也是削去大半。再加上他們吃喝講營養,穿戴講高檔,一年到頭根本剩不下什麼錢。原來他們並不著急買樓房,想先在平房裏湊合湊合,過兩年快活日子再說,可現在看著兒子要“沉淪”,他們就著急了,非要到市裏買房不可,而且是越快越好。
陸陽一著急,就用公司裏的10萬元國債抵押貸了款。陸陽知道,那國債還有三年才到期呢,三年之內,他和林妮怎麼也能攢下10萬元。貸款拿下來之後,陸陽和林妮就開始關注樓市。瀏覽了幾天報紙,他們看上了“綠水青山”的期房,今年開工,明年入住,而且是樣榜房,把家具搬進去就齊了。兩個人挑來選去,選上了一套兩室兩廳的房子,總房款40萬元,首付10萬元,月供1000元,他們覺得這套房子很適合他們,便決定買下。
一個周六的上午,陸陽坐車去了市裏。從銀行提出錢,他便去了“綠水青山”售樓部。到那一看,買房的人還不少,都排成長隊了。陸陽排了半天,才輪到他交錢辦手續。一個當班經理告訴他,會計這兩天家裏有點急事,要買房的話,先把首付款交給他,由他開個批條蓋上章,周一再憑條子找會計辦手續。陸陽一想,開條子就開條子吧,反正你們也跑不了。陸陽交了錢,拿到了售樓部經理簽字蓋章的批條。
陸陽看看時間還早,一想來市裏一趟也不容易,就到幾家大商場轉了一圈兒,給林妮買了幾件衣服,給兒子買了一些智力玩具,又到圖書館轉了一圈兒,這才坐車回家。
回到家裏,陸陽跟林妮說,10萬元首付款交了,售樓部經理開了張條子,會計有事,要周一才能辦正式手續。林妮說,周一就周一吧,反正是期房,過一年再辦手續都不晚。陸陽一看,把林妮的衣服拿出來交給林妮,把兒子的玩具拿出來遞給兒子。他到衛生間去洗澡,林妮在鏡子前試衣服,兒子則把那些玩具擺得滿屋子都是。
第二天,陸陽和林妮帶著兒子到縣城百裏之外的風景區玩了一天。回一家裏,早已是人困馬乏,倒頭便睡,直到鬧鍾響了三遍才起來。陸陽和林妮把兒子送到托兒所,在早點攤簡單吃了點東西趕緊去上班。
到了公司,陸陽便跟老總請假,說要到市裏去辦購房手續。老總一聽,點了點頭:“你不用請假了,我正要派你到市裏去辦點事,辦完事你就去辦購房手續。”陸陽一聽,那太好,坐公司的車去市裏,連車費都省了。
陸陽和司機回到家裏,想拿上售樓部經理開的那張條子就走。可他把家裏翻了個底朝天,就是沒找著那張條子。陸陽給林妮打電話,問她是不是把那張條子收起來了。林妮說,她根本就沒動過他的東西。陸陽又跑到托兒所,問兒子從他包裏拿過紙沒有,兒子大瞪著眼睛說沒有。陸陽心說邪門了,誰都沒動,那張條子哪去了呢?難道是他轉商場買東西的時候給掏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