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顆粒脂肪移植重塑麵部輪廓並改善皮膚質地
整形美容
作者:呂曉傑等
[摘要]目的:觀察自體顆粒脂肪移植重塑麵部輪廓的療效,探討脂肪幹細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改善皮膚質地的作用。方法:選取37例先天或後天因素所致顳部、眶周、頰部凹陷患者,抽取腰腹部、臀部或大腿部脂肪顆粒,靜置純化後,於凹陷區域進行多隧道、多層次注射。每例脂肪移植1~3次,間隔3~6個月。通過比較術前及術後的照片差異、脂肪吸收程度、皮膚質地變化和患者自我感覺等指標,評價治療效果。結果:所有病例均隨訪6個月以上,最長2年。其中17例頰部、9例眶周凹陷均在1次注射後取得滿意療效;4例眶周、6例顳部凹陷2~3次注射後基本滿意;1例顳部凹陷3次注射後仍不滿意。另外,19例脂肪移植後表麵皮膚的色澤、彈性明顯改善;13例稍有改善;5例變化不明顯。結論:自體顆粒脂肪移植的療效不僅取決於脂肪收集、純化、注射方法,而且還受病人體質,手術部位等因素的影響。脂肪幹細胞對改善皮膚質地起到一定作用。
[關鍵詞]自體脂肪移植;麵部輪廓;脂肪幹細胞;皮膚質地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7-1104-03
隨著脂肪存活理論、脂肪幹細胞作用的深入研究, 自體顆粒脂肪移植的臨床應用範圍不斷擴大,長期治療效果不斷提高。筆者從2009年9月~2012年2月,應用自體顆粒脂肪移植進行麵部輪廓重塑手術37例,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並觀察到病人膚質明顯改善。
1 臨床資料
本組共37例,男4例,女33例,年齡18~45歲。其中頰部凹陷17例、眶周萎縮13例、顳部低平7例。每例脂肪移植1~3次,間隔3~6個月。脂肪供區主要選擇腰腹部、臀部或大腿部。
2 手術方法
術前常規照相,美藍畫線標記脂肪供區和麵部術區,估計所需脂肪量。常規消毒鋪巾,局部腫脹麻醉脂肪供區(2%利多卡因400mg+1:1000腎上腺素lmg+生理鹽水1 000ml)。用20ml注射器接針徑2mm鈍頭脂肪抽吸針,經3mm皮膚小切口刺入皮下脂肪層,固定針芯保持負壓,由深至淺扇形往複抽吸,獲取脂肪顆粒。輕柔清洗、靜置分層後,去除底層腫脹液、血液成分、破碎細胞和纖維組織。將純化脂肪顆粒加入堿性成纖維生長因子(100U/ml)備用。局部浸潤麻醉麵部術區。用lml注射器接18號針頭刺入標記部位遠端,回抽無血後,邊退針邊緩慢、均勻注射脂肪顆粒於凹陷區域,注射時采用多隧道、多層次、放射狀注射,注射後輕柔按摩,撫平局部隆起團塊,使脂肪顆粒分布均勻。鑒於脂肪有一定吸收率,一般超量注射20%~30%。填充量:依局部凹陷程度而定,一般單側頰部15m1左右,眶周不超過3ml,顳部10ml左右;填充層次:均為皮下組織深層,SMAS筋膜淺層。注射針孔塗金黴素眼膏,術後輕度加壓24h,避免血腫,口服抗生素3天,預防感染。5天後複查,如有結節、包塊或不勻稱,可通過輕柔按摩重新塑形。
3 結果及評定
以改善麵部輪廓的圓潤度,手感度及患者滿意度為標準,將術後效果評定分為優、良、差。本組37例患者隨訪6個月~2年,優良率97.3%。其中,頰部充填l7例,均一次完成,患者對外形改善滿意。眶周充填13例,一次注射滿意者9例,4例因注入量偏少,再次補充注射後較為滿意。顳部充填7例,6例在2~3次注射後較滿意,1例3次注射後仍不滿意。
術後隨訪中,筆者發現多數患者皮膚質地較術前改善。經患者自我評價和查體,其中19例脂肪移植後表麵皮膚色澤、彈性明顯改善;13例稍有改善;5例變化不明顯。典型病例如圖1、2。
4 討論
麵部軟組織凹陷充填迄今仍是美容及修複重建外科的重要課題之一。選擇何種填充方法,一直是本專業不斷追求的目標。目前臨床常用的方法有:真皮組織瓣移植,矽膠、膨體聚四氟乙烯填充,同種或異種膠原蛋白、透明質酸注射等,均有各自的優缺點。臨床實踐中,筆者發現自體脂肪來源豐富,取材方便,脂肪移植存活後完全符合麵部軟組織特性,不僅受區手感自然,而且供區無瘢痕形成,患者容易接受,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2]。關於移植脂肪成活理論,Illouz[3]認為,移植脂肪能夠存活是由於脂肪細胞能耐受一定程度創傷、缺氧、缺血而成活。當脂肪細胞植入體內後,能在血運建立之前通過周圍組織液、血漿的滲透作用保持活力。目前研究證實,自體脂肪移植成活率與移植部位、獲取脂肪方式及注射方法等因素有關。筆者對37例麵部凹陷患者的充填術後療效進行分析,總結了提高脂肪成活率的方法,並發現脂肪幹細胞可能對改善皮膚質地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