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陽光動力的清潔能源宣言(3 / 3)

通常情況下,飛行員每天的供給是2.4公斤食物、2.5升水和1升運動飲料。航行中,飛行員的吃喝拉撒睡都在飛行座椅上完成。座椅不但集成了廁所,下麵也有降落傘和救生筏以供不時之需。幸好,“陽光動力2號”的設計可以保證飛行員在休息時完全展開雙腿。事實上,飛行的過程沒有想象的那麼苦悶和緊張,伯特蘭和安德烈不僅能自拍,還時刻與地麵保持聯係。和地麵的交流包括很多類型,比如和法國方麵的交流以及和摩洛哥地麵控製中心的交流,後者尤為重要,討論最頻繁的是飛行的策略。“摩洛哥那邊會進行模擬測試來預測後麵的飛行情況,他們對衛星發送的飛機數據和天氣情況做出反饋,這樣即便是麵對5天5夜的飛行也不會讓我們感到驚慌失措。另外20位工程師和技師從各個方麵給予我們協助。”安德烈還分享了一次有趣的經曆:“雖然我們做了很多模擬飛行,但有一項貌似忽略了,以至於我第一次飛行要吃早餐的時候,打了個電話給地麵控製中心:‘嘿,你們知道勺子放哪了嗎?’聽完這個問題,所有人都大笑不止。”

對於兩位飛行員來說,機艙裏的娛樂活動就是欣賞眼前的世界,千差萬別的地貌和自然的魅力。“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活在當下,觀察自身,觀察周圍的環境。我不必擔心何時要到達哪裏,我隻需要知道如何用這樣一個可再生資源來完成這一項目。”安德烈補充道。

新技術與新能源

太陽能飛機的概念來自伯特蘭1999年的熱氣球環球飛行。“那次飛行我一直忐忑不定,害怕在完成探險之前燃料就用完了。落地時,我們隻剩了40公斤液化丙烷,行程開始時我們可是準備了3.7噸啊!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依靠化石燃料意味著什麼。我也下定決心,下次環球航行不再用燃料。”陽光動力正是這樣一個解決方案。伯特蘭的出身對其項目的推行也有不利的影響,那些不看好的人覺得,作為一個探險世家的繼承人,這樣一架飛機能夠滿足他的存在感,卻是一種荒唐的行為。很多評論家也做了負麵的評價。在接受外媒采訪時,伯特蘭表示:“讓他們回到懷特兄弟的時代,看到用木頭和布料做成的飛機,他們同樣覺得沒有未來。但事實是怎樣的?飛機不但把人們從大洋的一邊送到另一邊,66年後,人類甚至登上了月球。”

陽光動力的合作夥伴中沒有傳統飛機製造廠。“瑞士有句老話,燈泡不是賣蠟燭的人發明的。我們需要跳出固定思維來想問題。”伯特蘭說,“事實上,不僅儀表顯示器和提醒飛行員預警的振動器,就連超輕著陸燈係統也是腕表品牌歐米茄提供的。整套係統包括強化LED燈和著陸LED燈、聚焦透鏡、電纜、電源變壓器和連接器,共重1公斤,並且僅耗費150千瓦的電量。”為了監控飛行員的身體狀況,火柴盒大小的遠程心電監測設備可以讓地麵的醫學專家隨時獲得基本的參數。負責開發這套係統的公司也正在試圖將其裝配在汽車上,防止疲勞駕駛。用於“陽光動力2號”的技術可以轉換成高空通訊平台,它可以在距離地麵15~20公裏的地方停留數月甚至數年。這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可以用比衛星低的成本實現通訊網絡的覆蓋。

就像登月一樣,陽光動力計劃同樣刺激了那些可以應用於地麵的技術革新。“無論是冰箱裏新的保溫材質還是路麵交通的電池,如果我們能在飛機上應用成功,我們就能把它們應用在任何領域。畢竟,應用於飛行器是最難實現的。”伯特蘭說。

(本文參考了果殼網對陽光動力的報道以及CNBC對伯特蘭·皮卡爾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