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 2)

然後,世事多變,慢慢地,便有了今天。

檀音說到此處時,還十分得意。

我見了,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又生氣又高興:這小子一個惡作劇,竟然在無形中,將定安侯的謀反提前了不知多少年,想起來,,真是可氣;可是如果事情不是如此發展,定安侯日後謀反,檀音未必鬥得過,這麼想來,又不得不慶幸——唉,總而言之,世事之間的複雜糾葛,有時真是難以理清!

我感慨了一回,略略平複心情,便問檀音:“事情發展到如今,你可以說占盡了優勢:定安侯若發現那名姬妾,一定會認為自己受了愚弄,不會放過岐國太子。隻是,你確定那岐國太子此次出征,帶了那名姬妾?”

檀音聞言壞笑起來,道:“便是沒帶又如何,我們不久後去岐國避難,難道不會暗中使壞?”

我頓時恍然大悟:是了,要比使壞,誰還比得過這位少年君主?!

我又問檀音:“這麼說來,你要表明身份,要求禹將軍撤退啦?”

“那是自然。”檀音說:“他若保存實力,日後便會成為我們大大的助力。我原來還擔心,縱使定安侯和岐國人兩敗俱傷,我也需要求助於姑母才能取回王位呢!如金看看潼城和靈州的兵力,我有自信,若時機得當,這些便足以使我達成心願。”

“可是,那些百姓呢?”我提醒檀音:“若靈州淪陷,岐國人必會屠城。”

檀音頓了頓,搖搖頭道:“不一定。此次不比以往。以往出兵,多出於一時義憤;如今岐國人若決意侵吞我國土地,為安撫民心,不一定會屠城。”

我聞言,頓時心裏一沉,我對檀音說:“你也說是不一定。”

檀音聞言,身體一僵,抬頭定定看向我的眼睛,問:“你想說什麼?”

……

是了,我該說什麼呢?

阻止?責備?抑或提議放棄原有的優勢另尋良策?

我最終什麼也沒說,目送檀音離去。

他去見禹將軍以後,我默默整理思路,突然產生了一種迷茫:

我下山,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幫助檀音?

目前看來,檀音處事老練,絲毫不需要我的提點。

鞏固冼家的地位?

不,不,我留在冼家,才符合大哥原有的安排。

我究竟是,為何下山呢?

我想了許久,隻想到了一句被我遺忘已久的家訓:

永遠不可小看,任何一位君王。

是了,諸如檀音。

這個瞬間,我感到真正的檀音,離我尚十分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