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產業技術落後,需加快焦化行業綠色轉型。我國焦炭生產與消費規模巨大,不僅消耗巨額的煤炭資源和能源,而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汙染物,承載著巨大的資源(能源)和環保壓力,因此,促進加快焦化產品生產和消費的綠色轉型刻不容緩[1]。
2.3產業集中度低和焦炭資源配置不合理。近年來,一批大型鋼鐵企業和獨立焦化企業加快了聯合重組步伐,鞍鋼、寶鋼、武鋼等大型焦化集團的形成,焦化產業集中度有了進一步提升,但我國焦化行業集中度總體仍然偏低,不少獨立焦化企業產業鏈建設滯後,焦化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此外,由於我國焦化行業缺乏控製上遊焦煤資源的能力,下遊鋼鐵企業在遇到市場需求下降時,首先就會減少外部焦炭采購,國內獨立的焦化企業因此處於“兩頭受壓”狀態,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差。
3.焦化行業改進的政策性建議
3.1認真落實《焦化行業準入條件》等政策,合理布局生產企業並促進企業的兼並重組。為遏製焦化行業低水平重複建設和盲目擴張的趨勢,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要求,按照“總量控製,調整結構,節約能(資)源,保護環境,合理布局”的可持續發展原則[2],特製定準入條件。
3.2推進焦化企業向環保型方向發展。目前我國一批大中型焦化企業的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或較先進水平,環保設施不斷升級[3]。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焦化廠,必須使處理後的焦化廢水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將處理後焦化廢水用作淨循環水係統補充水,進行深度處理。我國焦化企業正在建設現代化大型焦爐,淘汰小焦爐,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廠區環境走向園林化,煉焦企業向大型規模化、現代化方向邁進,成就我國焦化行業低碳發展之路。
3.3淘汰落後設備,自主創新。目前我國的核心問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風電、核電、光伏、LH照明燈技術的投資熱潮背後,是核心技術與裝備方麵對於進口的依賴;“以市場換技術”的背後,是國外核心技術的嚴密封鎖。總之,多方麵的原因造成了我國當前在節能減排技術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缺乏的狀況。
作為世界第一的焦炭生產、消費及出口大國,我國煉焦行業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創新,推進煉焦產業結構化升級,走大型規模化、現代化、科學化道路,促進煉焦產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方美弟.我國焦炭行業運行現狀及發展方向[N].期貨日報,2011,6,15:004.
[2]焦化行業準入條件.化工技術經濟[J].2005,23(2):50-51.
[3]徐廣成.中國煉焦行業輝煌發展30年[J].山東冶金.2008,3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