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中學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級
班級管理
作者:趙素青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主導者,是學生最貼心的人。對學生而言,班主任的影響將伴隨一生。把握和分析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和學習發展,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決條件。抓好班級管理和建設,既是每位班主任應盡的義務,又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 中學班主任 班級管理 管理辦法
1.以“練”代“罰”,善意地對待和處分違紀學生
學生違反紀律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這一點可以說是天經地義的。所謂國有國法、校有校紀、班有班規,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怎樣才能使受到處分的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罰而不至於產生消極的抵觸情緒呢?班主任怎樣巧妙地將這些不好的事情轉變為好事呢?最近一年多來,我在班上大力推行這樣一種處罰方式:對違反紀律情節比較輕的學生,罰他上講台唱一首好聽的歌或者講一個動聽的故事,對違反紀律情節比較嚴重的學生,罰他們用正楷字寫一份200字左右的違紀心理報告,描述他當時的違紀心理,請大家注意心理報告書不是保證書,更不是檢討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發覺這種處罰效果比以前明顯好了很多。第一,受到這種處罰的學生一般不會對老師產生心理上的抵觸情緒,因為他在上麵唱歌或講故事時下麵的同學會給他熱烈的掌聲,可以說他是在一種很快樂的氛圍中受到教育的;第二,學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講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對他的口才及膽量是一種考驗和訓練,寫心理報告的學生用正楷字寫間接幫他們練字和培養了組織語言的能力;第三,可以使學生的心態更積極,發掘一部分學生的潛能。班上有一名男同學,平時不愛出聲,有一次違反了學校的宿舍管理條例,他自己選擇了上講台講故事,結果他的故事講得很流暢,而且情節生動,獲得了同學們一陣又一陣的掌聲,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他在大庭廣眾下表現自己的自信心大大增強,而且充分意識到自己並不比別人差。
2.以“退”為“進”,耐心地批評教育學生
記得我剛做班主任的時候火氣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在課堂上發脾氣批評學生,有時也令自己很難堪下不了台,而且我發現采用這種方法批評學生,即使他表麵上服氣了,實際上他隻是攝於班主任的威嚴而心裏不服氣。後來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和探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數。第一招叫“退三進一”。我在批評學生的一個缺點的時候總是先表揚他的三大優點,此謂之“退三進一”。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班主任應該善於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雖然可能隻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通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挖掘出埋藏在他心裏頭的大金礦。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有這樣一句話:“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我國著名文學家劉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一個醜惡的罪犯也有他的心靈美!”學生再怎麼調皮也不至於將他同罪犯等同起來吧?
3.先“法”後“情”,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在班級理念上,我積極主張這樣一種理念: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而且自學生開學來的第一天,我就把這樣一種理念教給了全班同學,這個理念一直貫穿我治理班級的整個過程。為了配合這種理念,我為班級設計了兩套獨立的掌聲,一套是用來鼓勵自己的,一套是用來鼓勵他人的,通過這些理念和掌聲,激發學生的鬥誌。紀律上我積極主張“先專政後民主”,一個班級必須有鐵的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取得勝利。凡是違反紀律的學生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一旦有一次你沒有堅持自己的原則,那麼你將變成一個沒有原則的人。班上有一名男生,有一次被班幹部記名之後做出了很強烈的反應,他認為自己隻不過遲到了兩秒鍾就被班幹部記入了黑名單,覺得班級紀律實在是太嚴了,甚至強烈要求調到其他班級,我把他違紀的事情做了處理,處理的當晚我就找他出來長談進行思想上的疏導工作,經過長談後,在我沒有要求他賠禮道歉的情況下他自己主動向主管紀律的班幹部承認錯誤。鑒於他的進步我後來試用他當班幹部,結果他很成功地組織了幾次班級大型集體活動,由對紀律很不滿變成了對班級紀律的積極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