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3年1月國際形勢大事述評(2 / 2)

四、巴沙爾和平倡議遇冷,敘利亞危機麵臨攤牌

1月6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時隔七個月後公開發表演講,提出通過全國政治對話解決危機的倡議。巴沙爾堅持以現政府為主導,舉行民族對話,發布“國民憲章”,堅持由敘利亞人民主導修訂憲法和安排選舉,敘利亞政府不會與受國外勢力操縱的反對派開展對話。巴沙爾此次公開露麵釋放了兩個信號:一是表明巴沙爾仍然掌控著敘利亞局勢;二是鼓舞政府軍士氣,同時向反對派示威,不會下台,但巴沙爾的講話並未得到美西方國家、敘反對派的積極回應,他們認為巴沙爾的講話空洞無物,毫無意義。

鑒於敘利亞目前的複雜局勢,以政治對話解決危機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之間的立場背道而馳,決定了敘利亞危機難以和平收場。巴沙爾主張以現政府為主框架推動全國對話,而反對派的前提是巴沙爾必須下台,否則一切免談。巴沙爾的講話將政府與反對派不可調和的矛盾更直觀地公布於眾。另外,國際社會並未為解決敘危機營造和平氣氛,美西方推翻巴沙爾政權的目標不會改變。俄羅斯從敘撤僑行動已經啟動,預示著美西方國家未來有可能對敘危機進行軍事幹預。然而,由於巴沙爾政權的韌性,加之伊朗力挺巴沙爾政權,敘危機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

五、查韋斯病情堪憂,國際社會聚焦委內瑞拉政局

1月9日,委內瑞拉最高法院宣布同意查韋斯缺席原定於1月10日舉行的總統宣誓就職儀式。此舉引起國內反對派諸多不滿,要求查韋斯親自露麵以澄清其身體狀況不佳的傳聞,大有向查韋斯逼宮之勢,引發委內瑞拉國內政治波動。查韋斯病情牽動委國內政局,如仍不好轉甚至惡化,反對派可能加大施壓力度,執政黨內部也可能出現權力紛爭。

查韋斯的病情以及委政局發展也引起地區國家關注,阿根廷、秘魯等國領導人赴古巴探視正在治療中的查韋斯,美國也密切關注查韋斯病情。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查韋斯的病情主要原因有:一是查韋斯領導的統一社會主義黨是拉美地區的主要左翼力量,委政局發展方向將直接影響拉美地區的左翼運動發展;二是查韋斯作為富有激情的政治領袖,威望頗高,是拉美地區反對美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旗幟;三是作為石油出口大國,委國內穩定與否對世界石油市場將產生較大影響。

六、緬北戰亂再起,朝鮮半島局勢與伊朗問題值得關注

2012年底,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之間的武裝衝突升級。從曆史上看,緬政府與少數民族勢力之間的武裝衝突是英國殖民統治遺留的惡果。現實來看,克欽族尋求自治甚至獨立是緬北戰亂的重要原因。此次緬北戰爭在緬民主轉型的背景下爆發,勢必對緬的民主化進程造成不利影響。從緬北戰亂的角度看,緬政府無法做到對全國有效控製,增加了民主化進程中的不確定性。因此,緬當務之急是保持國家穩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這些無法實現,緬民主化進程將難以有大的突破。中緬互為鄰國,有2200公裏邊境線,緬北戰亂也給中國的邊境安全帶來一定隱患,已有數枚炮彈落入雲南省,緬難民湧入中國境內。中緬有傳統友好關係,維護好兩國邊境地區安寧符合兩國根本利益。中國希望緬甸國內各派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盡早恢複緬北地區平靜,使中緬邊境地區成為兩國友好合作的紐帶。

另外,朝鮮半島局勢麵臨新一輪危機,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關於譴責朝鮮發射衛星的2087號決議,要求朝鮮立即停止彈道導彈計劃的所有活動,不進行核試驗和進一步挑釁。決議同時重申,希望尋求以和平、外交和政治方式解決有關問題,呼籲重啟六方會談。朝鮮就此發布聲明稱將在近期進行核試驗並不再參與六方會談。朝核問題發展將牽動東北亞局勢。伊朗向國際社會釋放積極信號,伊朗宗教領袖哈梅內伊簽署禁止開發核武器的法令,此舉將緩解美西方國家和伊朗在核問題上的僵化態勢。

(執筆:鄭東超)

(責任編輯:魏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