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挹(yì,音義)——此為“引見”意。
① 箕裘(jīqiú,音機求)——古人以箕裘比喻父兄世業。箕,古代指柳條編製的器具,裘,指衣服。箕裘,指代編製、縫紉的手藝、家業。
② 隳(huī,音灰)——毀壞。
③ 瞽(gū,音鼓)目——瞎眼的人。
④ 偃(yàn,音燕)——停止。
得容易,那兩枝箭日常間要操演個精熟,臨場之時自然得手應弦矣。”
婁公子道:“依晚生論來,到是弓矢易習,策論⑤更難。”盛總兵道:“策論乃文人之餘事,弓矢略能加意,兩件都不打緊。賢契既有此誌,我舍下有一所西廳,原是老夫向年創造,教小兒試演弓馬的所在。賢契倘不見嫌,明日可到舍下,待老夫奉陪試演何如?”婁公子道:“老先生若肯開導,此是求之不能的。待晚生少刻返舍,整備弓矢,明早就來拜候。”
說不了,那院子忙來稟道:“酒席已完備了,請老爺們到東館去。”一齊就走起身,來到東館。婁公子四下一看,暗自喝采,果然好個所在。詩曰:
相府潭潭真富貴,雕牆峻宇太奢華。
假令後代無賢達,世界何曾屬一家。
韋丞相取過杯箸⑥,先來送盛總兵,盛總兵不肯受道:“今日此酒原為公子而設。老夫無意闖來,得作陪賓足矣,何敢僭⑦坐。”韋丞相便又轉送婁公子,婁公子又以年幼推辭。三人謙遜了一會,盛總兵沒奈何坐了左席,婁公子坐了右席,韋丞相坐在下麵。
酒至數巡,盛總兵問道:“聞得老先生貴恙,幾欲趨望,又恐有妨起居,以此不敢輕造。今日聞得貴體痊安,不勝欣喜。但不知是什麼醫人醫好的?”
韋丞相道:“老夫性命其實虧了公子。”盛總兵便問道:“老夫倒不知道,原來賢契精於醫道,卻也難得。”韋丞相便把借火睛牛膽的話說了一遍。
盛總兵道:“原來火睛牛膽有此大功,不知賢契此膽從何得來?”婁公子遂把昔日同俞公子出獵獲來一事備說。盛總兵道:“此牛乃西番所產,我中國緣何得有此種?”婁公子道:“晚生曾聞說,昔日曹參將老先生出征西番,曾帶有雌雄兩種回來,這還是那時遺下的。”盛總兵道:“原來那火睛牛這樣值錢的。老夫昔日在西番的時節,要千得萬。若曉得他有寶在肚裏,當初也帶幾隻回來,賣些銀子,比著如今閑空在家,也好做做盤纏。”韋丞相拍手大笑,大家又痛飲。
將次酒闌,盛總兵道:“賢契果肯光降,老夫當掃徑相迎。”韋丞相道:
“老夫明早請了同來就是。”盛總兵道:“恰才賢契講個俞公子,莫非就是俞參將的令郎麼?”婁公子道:“正是。”盛總兵道:“他令郎也是通些武事麼?”婁公子道:“若說俞公子才能,比晚生更加十陪。”盛總兵道:“老夫竟不曉得。這正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真可羨也。老夫明早就著人去接他來,同到西廳,與賢契同演一演弓矢何如?”婁公子道:“他原與晚生同業,若得他來,一發有幸了。”韋丞相起身,取了巨觥,各人奉幾杯。
天色將晚,婁公子便要告辭,盛總兵一把扯住道:“今日雖是老太師的酒,請老夫奉陪,況與賢契乍會,適才又講了許多閑話,不曾奉敬得一杯酒,連個酒量也不曾請教得。若是要回府去,隻將這個大觥奉勸十觥便了。”婁公子見長者賜,不敢辭,連忙恭恭敬敬飲了五六觥。原來婁公子酒量也是不甚好的,這五六觥是推卻不得,因此勉強吃強酒。韋丞相見他飲了這許多,隻道他酒量是怎麼好的,也來敬五觥。婁公子又隻得勉強飲了,遂冒著大醉,起身作別回來。盛總兵也隨後散了。
說這盛總兵回家,次早起來,一壁廂著人去接那俞公子,一壁廂著人打⑤ 策論——封建時代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
⑥ 箸(zhù,音助)——方言。筷子。
⑦ 僭(jiàn,音箭)——超越本分、本位。
掃西廳。先打了步數,豎起一個垛子來,隻要等這兩家公子一到,就好較射。
等到巳牌,俞公子先到,兩個就向西廳裏坐下,說了一會。直至中飯後,還不見婁公子來。
原來那婁公子昨夜因酒至醉,睡到這時才走起身。盛總兵與俞公子正在那裏等得不耐煩,忽見門上人進來稟道:“婁公子到了。”盛總兵遂同了俞公子,連忙出來迎將進去。三人揖罷,婁公子道:“俞兄幾時到此?”俞公子道:“小弟在此等候多時了。請問婁兄何故來遲?”盛總兵道:“賢契敢是夜來中酒麼?”婁公子道:“昨晚蒙承老先生與老太師盛情,實是沉醉而歸。”
說話之間,連換了兩杯茶。盛總兵道:“賢契可帶得弓矢來麼?”婁公子道:“晚生已帶在此。”盛總兵道:“二位賢契,請到西廳裏去坐。”婁公子、俞公子便站起身來,三人同到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