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危急關頭,他們首先推開的是自身安全(1 / 3)

行車途中突發腦溢血,想到車上9名乘客的生命,他做出了竭盡全力避險避災的英勇行為,創下了醫學上的奇跡。村民大多認識這位和藹可親的胖司機,習慣當麵喊他為“胖子”。保潔員及時送還那一厚疊撿到的現金,還婉拒失主的酬謝。不識水性,竟然在湍急的河渠中救起了三條人命。丟開一切首先救助被困在烈火中的兩位老人,還說女兒也會支持自己這樣做的。家裏的物品都已燒成灰燼,他說更加可以快樂地過個年。寒冬臘月跳入江中救起落水司機,喝下一碗老薑湯一瓶老酒,身子才慢慢暖了回來。榮譽麵前他們說,我們做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這反而讓我們不好意思。

從采訪黃小榮事跡為起點,當筆者的目光更深廣地探究富春江畔這處道德高地之巔的最美風景時,數不清的“富陽好人”如潮湧來,令我目不暇接,甚至難以“招架”。

“好人”一旦出現,它就必將會形成群體。筆者的驚訝,隻是富陽一地的“好人”群體人數之眾多,故事之感人,陣勢之浩大,影響之深遠。我隻能擇其若幹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我唯有懷著極大的敬重之心加以敘寫。

2013年3月30日一大早,與往常一樣,富陽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公交司機,有著20多年駕駛經驗的葛邦友駕駛浙AK2350號中巴客車,從漁山鄉葛村出發,前往杭州汽車南站。此時車上共有9名乘客。初春的早晨冷風刺人,朦朧的天空飄浮著若幹黑雲。從葛村始發時約莫6點多,行駛至五嶺村時,大概是在6時25分左右。

然而,就在途經五嶺村一處下坡路段時,一股異樣的感覺突然襲向葛邦友,這感覺無疑來自體內:劇烈的頭疼,左半邊身子漸呈麻木感,手腳開始不聽使喚,這可是典型的腦溢血症狀!

此時,中巴客車仍在行駛,且恰好行駛在道路狹窄的路段,前方二三十米處又有一個陡坡,陡坡的右側是幾幢民房,左側則是堤岸落差高達五米左右的漁山溪。一旦車輛失控,衝下陡坡,撞向右側或者左側,其後果均不堪設想!

腦溢血突發,喪失控製車輛的能力,這是必然的。倘若換一名司機,或許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故發生,甚至連睜眼的能力都沒有。因司機身體突發急病,導致車輛毀損、人員傷亡的事例,可以說是比比皆是。但是,現在這份危險毫無防備地降臨到葛邦友身上時,他不願聽從病魔的擺布,他要以自己的全部努力,爭取一次完美的避災,確保車上乘客的安全!

紮實的操作技術,良好的職業素養,戰勝病魔的巨大勇氣,在最危急關頭的發揮了作用。憑著堅強的意誌,他把身內僅有的一點體力、操控能力盡可能地放大,放大,再放大,牢牢地控製住了行駛中的車輛:減速、靠邊停車、拉手刹、熄火、掛低速檔、打開車門……

車內的乘客們已經發現了葛邦友的異樣,已經感知了他竭盡全力避險避災的英勇行為。等到中巴客車一停下,他們馬上衝過去,扶住了倒在駕駛室裏的葛邦友。他們驚呼:如果沒有他,今天坐的這輛車,我們這些人,可要遇上大事了!

事後,當人們反複觀看車載監控視頻,仔細觀察事發那一刻葛邦友的每個動作、每個表情時,看到他拚命挽回一車人生命的英勇壯舉,不由得更生敬意:

6時24分49秒,葛邦友感覺身體有些異樣,上身總是往前傾,並不時低頭看看自己握方向盤的手,臉上也流露出正被病魔折磨的痛苦表情。

6時25分20秒,葛邦友開始掛擋,但發現自己的左手已不聽使喚。他采用踩點腳刹的方法,使得行駛中的中巴客車平穩減速;

6時25分41秒,車輛靠邊停穩,葛邦友側身彎腰,用盡全力,以右手拉上手刹——原本手刹應該用左手去拉,可見此時的他左手已失去知覺;

6時26分16秒,葛邦友打開上下客的車門,疏散車上的旅客;

6時26分39秒,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乘客葉浩明發現葛邦友有些不太對勁,但後者解開安全帶,掙紮著起身,試圖從駕駛室門下車,到車下去透透氣。然而他再也支持不住了,整個身子一下子摔出車外,癱坐在地上……

正在路邊的施本有、施本富和施寅才等幾位村民,發現了摔倒在車外的葛邦友,很快趕了過來。葉浩明等幾位乘客也從車上跳下來,撲過去扶住葛邦友。大家一起扶起葛邦友,讓他在路旁坐下。有人已經打了120急救電話。

據在場的多位乘客和村民回憶,此時的葛邦友身體已不聽使喚,但神誌還是清楚的。知道乘客們都已被救下,葛邦友才籲出一口氣。可是,在忍受病魔巨大折磨之際,他依然想著完成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當被葉浩明等乘客扶到路邊時,葛邦友還在用含糊不清的語調,對葉浩明等人細致地交待著。

“他的那幾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裏,因為一個人病到了這樣的狀況,還惦記著他人的安全,這實在了不起!”作為事件的親曆者,葉浩明至今仍清晰地記著當時的場景和過程,“盡管已經打了120,但我們又想以最快速度就近找到醫生,便與五嶺村衛生服務中心聯係上了。當地村民施本富騎著摩托車,幫著去把醫生接過來。這個時候,葛師傅竭力掏出自己的手機,要我幫他往公交公司打個電話,讓他們派一名司機過來,來繼續完成他的工作。這時他的語調已經有些含混,可還是不停地對我說:等一會我去醫院,車子會沒人管,大家幫我找個會開車的,先把車停停在前麵寬一點的地方,否則會堵車的……這裏路窄,來往車輛多,很不安全。他交待得十分細致,表情上也能看出他非要把一切都安排好才徹底放心。”葉浩明說。

漁山鄉五嶺村衛生服務中心的陳妙興,是第一個來到葛邦友身邊的醫生。他仔細察看了葛邦友的身體狀況,初步診斷為腦溢血。“當時的他癱坐在一邊,因為左側偏癱,身體已經不會動了,但是話語還是能講的。”他建議葛邦友應該馬上去大醫院入院治療,並再次聯係120急救中心。不久後,120急救車趕到,陳妙興醫生便與眾人一起,把葛邦友送上救護車,並專程護送葛邦友前往富陽市人民醫院。

“沒想到的是,當葛師傅即將被送進120救護車的時候,他又特意交待我說:我現在把車鑰匙交給你,這回要麻煩你了,等公司的司機來了,到時候讓他把投幣箱裏的錢退還給大家。他交待得太細致了!聽著他的這些話,我連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葉浩明又說。

在全力救助葛邦友的過程中,車上乘客、當地村民出手相救,甚至連路過的行人也主動伸出援手,其情景十分感人。“記得葛師傅從車上摔倒在地上時,有一位專送液化氣的行人也從自行車上跳下來,與眾人一起扶起葛邦友;路邊有一家小企業,好幾位企業員工也聞訊趕來,加入了救助的行列。凡目睹當時救助場景的人們,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友愛和溫馨。”

崇尚英雄,見義勇為,互幫互助,這樣的場景在如今的富陽已司空見慣,此時無非是在五嶺村又再現了一回。

葛邦友被送入富陽市人民醫院,醫院馬上對他進行了一係列急救措施。被英雄事跡所感召,富陽市衛生局以及醫院方麵專門開通綠色通道,組織了最好的醫生,騰出了最好的病房。富陽市人民醫院還在第一時間成立了“最美司機”葛邦友治療專家小組。治療專家小組還通過遠程會診的方式,邀請國內頂尖神經內科專家為葛邦友病情進行會診,製定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據葛邦友的主治醫生馮永航說,由於葛邦友患的是突發右側基底節區腦出血,剛送進醫院的時候出血量還比較大,還伴有發燒嘔吐症狀,幸好發病時及早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馮永航說,葛邦友突患這一病症時,是很難控製住自己的身體的,而他能做出一係列操控車輛的動作,救下9位乘客,這是醫學上的奇跡,也是人性非凡力量的展現。

治療專家小組組長、富陽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餘健說,經過醫院全力治療,葛邦友的病情已經得到了控製,急病期的高燒已退,度過了危險期。爾後采取的相應治療手段,又使他的腦細胞功能得以改善,顱內壓力得以控製,腦水腫症狀也已減輕。急性期過後,醫院又製定了後續治療方案,在穩定病情的基礎上,爭取逐步恢複葛邦友的身體功能。

“道足以忘物之得春,誌足以一氣之盛衰。”(蘇軾)葛邦友心中懷有一顆最美之心,把他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由此,他也將會以一種堅毅的精神笑對病魔,把一切困難都踩到腳下。

是的,“最美司機”葛邦友做出英勇壯舉之後,那些熟知他的同事和朋友,那些與他有過接觸的人們,都在念想英雄曾默默做下的諸多愛心善舉。點滴小事彙聚在一起,卻也頗顯壯觀。

葛邦友是安徽省滁州市人,1971年出生,是一名外來務工者。2009年9月富陽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正式運營,他在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為該公司公交司機,且一直在跑漁山至杭州汽車南站的中巴車公交線。富陽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夏國英告訴筆者,漁山至杭州南站這條公交線路況不是很好,道路崎嶇狹窄,臨山傍水,沿途的大量民居還緊靠路邊,駕駛難度較大,但葛邦友對此從未有過怨言,而始終兢兢業業,樂在其中,發揚著“老黃牛”精神。截止英勇事跡發生,葛邦友安全行駛裏程累計已近30萬公裏,而且從未發生有責事故和服務投訴。

葛邦友的工友們七嘴八舌地告訴筆者,平日裏的葛邦友不善言辭,生性溫和,但做起事情非常認真。他愛開車,愛車輛,明顯表現出愛崗敬業的優良作風。他一向注重業務學習,自覺琢磨駕駛技術和服務要點,摸索安全行車的規律,幾乎每一次安全例會或者談心教育活動他都到場,往往一邊仔細聽著,一邊還做筆記。“每次車輛回場,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馬上回家,或者坐下來喝水,而是拿起他車上備著的抹布、水桶和拖把,仔仔細細地搞好車輛衛生。隻要車上還有一點點沒有打掃幹淨,他是絕對不會回家的!”工友們說,正是在他的帶動下,很多司機養成了車輛回場後首先完成車輛衛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