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婚禮
文/佚名
其實,父母的親情是很容易滿足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使父母心裏暖融融的。
我住處的樓下有位從中國台灣移民來的近70歲的老先生,中風,左半身麻木,經多次治療,也隻能拄著五爪落地的不鏽鋼拐杖,一個腳步一個腳步地挪動,從家門到樓門口的汽車門,要走20分鍾。他走到小車門前,右手開門,鑽進車裏,幾乎是用身體拖進雙腿,再用右手拉回拐杖,右腳踩動油門,他居然飛起來了。
他的老伴已經去世,兒子另住一處。他開著汽車,路人從車窗外麵看,他宛如健康人一樣,那麼機靈而快速。他把汽車停在離商場最近的殘障車位,然後扶杖一步一步挪到商場。他買完東西以後,商場售貨員會用輪椅和小推車,把他和他選購的貨物送上汽車。
吃飯麼,也簡單,有微波爐、電烤箱,能熱能烤;還有熟食,可以湊合。好在有兒子,每星期來一次,幫他買些他買不了的東西,拾掇一下屋子,然後就匆匆而去,細微之事就靠他慢慢挪動手腳了。他雖然隻是右手右腳靈活,但是,汽車發動機彌補了他手腳的不足。這位老先生很客氣,見了誰都喊聲“Hi”,隻是說不大清楚,熟人也能聽懂。他兒子每星期來,也一樣跟誰都打招呼,很客氣。
兒子要結婚了,老先生不知道。那天,老先生開車出去,路過教堂門口,他看見一對對穿著白紗的新娘、西服革履、戴著白花的新郎,從汽車上走下來,兩人挽著手,後麵簇擁很多客人,向教堂裏麵走去。他沒有想到這裏麵有他的兒子。
兒子結婚沒有告訴父親。兒子告訴未婚妻,他的父親已經回台灣。兒子不願意讓多病的父親出現在他的婚禮上,以免兒媳不愉快,出現尷尬的場麵。
老先生坐在車裏,見教堂門口有人結婚,便不由得將汽車停在迎新的車隊裏麵。一位姑娘送他一朵白花,他從車窗接在右手。美國以白花為喜慶。老先生也參加到結婚新人家屬的熱鬧之中。
一對對新郎新娘舉辦婚禮之後,陸續走出教堂。老先生跟小孩一樣坐在汽車裏觀賞。等到第三對新郎新娘出來時,同樣揮動花束,亮著剛剛交換來的新戒指,向門口的賓客致意。老先生從車窗伸出手來,揮動白花,也向新郎新娘祝賀。那位新娘見老先生對他們的婚禮如此熱情,也便湊近他,向他致謝,並送他一包糖果,老先生把白花獻給了她,這時候老先生才看清,與這位新娘挽手的新郎原來是他兒子,送糖給他,他為之獻花的,正是自己的兒媳。
老先生張口要叫兒子的名字,但因中風,本來就說不清話,加上激動,更一字吐不出來。他著急地張著嘴。兒子這時乘勢挽著妻子的胳膊轉身走去。老先生還在那裏隔著車窗張著說不出話的嘴巴……
兒子與兒媳進入洞房,兒媳說: “我今天在教堂門口,遇見一位善良的老先生,他還送我一朵白花,我想這是我一生一世的好運!我感謝那位老先生,祝他好運,將來也會升人天堂。”兒子含淚扭過了頭。妻子又說:“那位老先生很像我們的父親,讓我們一同向老先生祝福吧!”丈夫悄悄擦幹眼淚,說:“是的,是的。”
就在同一個晚上,這位孤苦中風的老先生,自己在家裏獨飲了一杯酒,祝福兒子成婚,美滿幸福,將來升人天堂!
老先生醉在床上睡著了。
兒媳的善良,感動了兒子,他為自己的多慮與愛麵子而自愧。他在妻子的感化下,說出了真情。兒媳與兒子一起,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來向爸爸磕頭致禮,顫顫抖抖的父親,扶杖起身為他們祝福!他們在父親麵前,補足了婚禮的不足之處。
此後,老先生扶杖走路,似乎更利落啦,車開得更靈活了。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訴說著他孝順的兒子,特別是那懂事得體的兒媳。老先生非常幸福和滿足。他說兒媳的懂人情、懂禮貌,激動得流下了眼淚,我們也很感動。其實,父母的親情是很容易滿足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使父母心裏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