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大年三十趕回家了,我在媽媽炸春卷的時候,一口氣嚐了五個甜春卷,又嚐了五個鹹春卷,後來又在正餐前吃了十隻寧波湯團當點心,正式開吃的時候,其實我的肚子基本上沒有什麼空位置了,但媽媽燒的菜實在太好吃了。
大年三十夜裏,一個人偷偷躲藏在陰暗角落裏默默地流淚。媽媽見了以為是出了什麼大事,驚恐地問我怎麼了?聽不到我的回答,全家人都關切地站在我麵前問候我,我最終沒好氣地說:吃飽了撐的!全家人不但如釋重負,而且全都被我逗得哈哈大笑起來。這些年,一個人在外,我已經不止一次地想起家,想起家中的美味佳肴,不由得往肚裏咽了好多的口水。我已經計劃好了,下次放長假回家,我先好好地睡一覺,一起床就到媽媽家去大吃一頓,寧願再一次吃飽了撐的。好在我的胃也是在家中久經考驗了。
誰讓媽媽的飯菜做得那麼令我牽腸掛肚呢?我突然明白了,原來家,就是媽媽的味道。
感恩寄語
家,一種溫暖的味道,一種踏實的味道,一種安祥的味道,一種回歸的味道,一種放鬆的味道,一種想念的味道。在家裏,媽媽做的美食是誘人的味道,媽媽織的毛衣是溫暖的味道,媽媽說的每句嘮叨是關愛的味道……其實,家就是媽媽的味道。有了媽媽,心靈便有了依靠;有了媽媽,生活才有了支撐;有了媽媽,家才讓人那麼眷戀那麼依賴。
細細體會這種味道,你才會發現,媽媽,就是愛和幸福的味道。
留一頓午飯的時間給母親
文/陳曉軍
在來得及的時候去為親愛的人做一些事,利用一個小小的被很多人忽略的午餐時間去盡享母女的情誼,這才是我的優質生活。
我工作日的午間時光安排跟很多人不一樣,一周我有兩天時間陪客戶吃飯,隻有兩天,我其實很不喜歡這種商務餐,應酬應付,累,但是沒辦法,這是工作,是我生存的基礎;另一天我會和要好的小姐妹一起吃工作餐,兩個人聊聊煩惱、快樂的事;還有一天我會一個人隨意轉悠吃點兒小吃,我的單位在南京路附近,小吃很多,我可以不重樣吃很多次;還剩下來的一天我留給了母親,f丁電話約她一起吃午餐。很多做女兒的30歲以後和母親呆在一起的機會基本很少,有的也是帶著孩子偶爾回去看看,吃一頓母親做的飯,讓母親忙活半天。以前我也是如此。有一次很偶然,約了客戶吃飯,正好在母親家附近,可是客戶臨時有急事,來不了,我已經在餐廳點子餐。那是一家西餐廳,牛捧做得特別好。百無聊賴中,我給母親打了電話,母親很快來了,穿了一件平時不太穿的真絲長裙,還戴了一串珍珠項鏈,很隆重的樣子。走進來坐下,她一直有些局促不安,打量著周圍的環境,我突然想到這是我第一次和母親單獨在外麵吃飯,母親的樣子讓我有些辛酸,那一頓飯,我沒吃下多少,一直看著母親像孩子一樣快樂地吃。
以後的日子,我調整了我的生活,每周留一個中午的時間給母親,帶她去吃一些新鮮的東西。很多人認為老人不需要吃這些新鮮玩意兒,其實不是這樣的,老人也需要這些,隻是他們不願意增加兒女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