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盛夏防暑熱
暑熱症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生於長江以南地區。迄今為止,病因尚未完全搞清楚,可能與嬰幼兒體溫調節機能未臻完善有關。大量臨床資料分析表明,暑熱症有以下特點:
(1)絕大多數病兒發生於周歲前後至3歲以內;
(2)發病集中於每年6-8月天氣最炎熱季節;
(3)盛夏時節漸有發熱,體溫在38-40攝氏度之間,夜間體溫升高,日間漸降,熱程可達1-2個月,患兒每日飲水量不少於3升,一晝夜排尿20餘次;
(4)少汗或無汗,大多數病兒不出汗或僅在起病初或退熱時有汗;
(5)多種抗生素治療均無效;
(6)秋涼後體溫大多下降至正常,多飲、多尿及少汗症狀逐漸消退。
暑熱症患兒應注意保持室內涼爽通風,裝有空調的家庭可保持室溫在21-23攝氏度,有條件者可更換環境,到郊外山區避暑。飲食以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綠豆稀飯、麵條、豆奶、水果汁等)為主,多喝涼開水或淡茶水,多吃蔬菜水果。可采用溫水浴,用32-35攝氏度溫水(比病兒體溫低3-4攝氏度)洗澡,每次15-20分鍾,早晚各一次。藥物治療常選用潑尼鬆,還可選用中藥。本病無需應用抗生素,一般不用退熱藥,亦不必靜脈輸液。暑熱症預後良好,隻要合理飲食、加強生活護理,配合藥物治療,在短期內可望治愈。
2.遊泳要防耳道發炎
人體外耳道的毛囊、皮脂腺、耵聹腺,經常分泌耵聹堆積在耳道,由於耳道為一狹長腔道,隱蔽且不易幹燥。夏天常洗澡遊泳,不潔的水進入耳道,耵聹和皮屑遇水後膨脹,腐蝕耳道,加之用不當的方法、器械掏耳朵損傷皮膚,繼發細菌感染,引起“耳道炎”、“耳癤”,嚴重時可出現周圍紅腫,又痛又癢。
怎樣防止遊泳後耳道發炎呢?最好在遊泳前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一下,如耳道皮膚有病應先治療,如有耵聹栓塞要取出,遊泳時耳道進水要引出來。耳道發癢可用酒精棉簽清潔一下,不要用手指、棍、發夾掏,以防損傷皮膚,引起感染。
3.如何防治白內障
白內障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一般45歲左右開始發病。發病初期症狀表現不明顯,既不頭痛也不眼痛,但視力卻逐步下降,以致生活不能自理。位於石家莊市石邑路7號武警石家莊市支隊醫院的李主任說:患了白內障思想上不要過於緊張,及時治療是可以治愈的。重者需要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費用高、痛苦大,如能采用藥物治療,同樣能收到理想效果。武警石家莊市支隊醫院采用盧隆平醫師研製的麝珠明目散,通過眼內滴注,結合內服藥物,一個療程即可見效,二三個療程可以治愈。
另外,平時注意身體鍛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豆類等富有維生素C和B的食品,用眼不要過度,這樣也能有效地減少白內障的發生。
4.糖尿病患者巧食西瓜皮
西瓜由於含蔗糖、果糖,在體內能轉變成葡萄糖,引起血糖增高,加重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忌食西瓜。不過,將家人吃過的西瓜皮(不要無籽西瓜、小西瓜),削去紅肉和外層綠衣,剩下白肉部分,用適量清水煮,煮到白肉部分爛後撈出,取其汁液飲用,卻是很好的食療方法。輕者連續飲3個月可穩定病情,重者自西瓜上市至西瓜淡季堅持服用,也有一定的功效。
5.生薑醫治關節炎
醫學專家最近提出勸告,當你遭受關節炎痛楚侵擾時,嚐試進食生薑取代止痛劑,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醫學專家研究證實,此種根類辛辣植物,具有鎮痛、消腫的作用,且使用安全,無毒副作用。丹麥奧丹斯大學科學家研究小組透露,進食新鮮的生薑可緩解骨關節炎以及風濕病的痛楚。該大學密斯達化博士說:“我們認為生薑有抑製造成關節炎痛楚的酵素的作用。”美國名醫占士·巴利博士說:“生薑食療法比傳統的止痛劑優勝之處是生薑無副作用,也不致令患者腸胃產生不適。”巴利博士采用生薑食療法治療老牌好萊塢男星占士·高寶的關節炎,經過一連幾個月進食,66歲的占士·高寶關節炎的痛楚竟奇跡般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