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快帶繁兒走,去靜念庵找靜德師太,快走!”端錦十一年冬,皇上端錦闕初登帝位,年僅十七,足智謀略更可謂是另前人望塵莫及,初登帝位自是羽翼未滿,今日辰時剛過便下令守城將軍厲忻出城征招士兵,路上行人紛紛逃命歸去,家家閉戶噤若寒蟬,可就算如此,也逃不過劫難!
“相公,我和繁兒走了,你怎麼辦?”城東的一家破爛的稻草房內,衣著破舊,縫縫補補幾個缺口的一男一女,可見其日子的清貧,打獵歸來的男子聽說當今皇上征招士兵,未免殃及無辜的孩兒,當下便讓其夫人帶著唯一的女兒先走,年僅六歲的慕蓉繁舉起小小的拳頭,眼神中充滿滿腔怒氣!
“爹爹,孩兒不走,孩兒要去找皇上理論”男子無奈的揉揉女兒額頭,語氣之中但見其嚴謹!
“繁兒,記住爹爹的話,以後不許在外胡說,聽見沒?”嚴肅的神情嚇壞了慕蓉繁,撲通一下,跪於潮濕陰冷的地麵上,充滿稚氣的臉上帶有淚珠簌簌滑落!
“孩兒知錯,謹記爹爹教誨!”
“夫人,事不宜遲,快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見時機不早了,門外隱約聽到騷動聲,想必士兵很快會搜尋到此處,如若再不走,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沿途哀鴻遍野,小小的手被母親牽在掌心中,分外溫暖,母親的額頭布滿汗漬,連她想要親自幫母親擦幹的時間都不曾有過!
小小年紀的她不明白為何本來平靜的生活,如今卻要逃命,沿途隻顧著狂命奔跑,耳邊傳來一陣陣颼颼的風聲,眼前靜念庵三個大字,印入眼簾!
母親拚命敲打著木門,仿佛要將木門敲碎一般,終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木門被打開,母親便見到了一絲希望,開門的人正是靜念庵的靜德師太,母親當下便將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與師太說明,靜德師太一向以仁德著稱,絲毫未有猶豫答應了此事!
“繁兒,娘親要去找你爹爹,記住日後如果娘親和爹爹不在了,也不要去報仇,還有千萬不要愛上皇室中人,惟願繁兒謹記於心!”
母親匆忙之下,說了一些她這個年紀聽不懂的話語,愛!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恐是對於當下她而言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自那日之後,便不再見過母親和爹爹了!
幾次想要逃出靜念庵找尋母親爹爹的下落,都被師太攔截下來,隻記得師太告訴她,母親和爹爹去了一個很遙遠的地方,會一直守護她,待她長大就可以重逢了,天真的她以為真的如同師太所說,便也應允了,但日後也變得沉默寡言,常常獨自一人,縮在小小角落,暗自哭泣,不願言語!
也因此常常受其他同齡的孩子冷落,靜德師太感念至深,將她收做她的弟子,取名心靜,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希望她日後能靜下心來一心修道,忘卻世間的煩惱,做個普通的女子!
“阿彌陀佛!心靜!你的母親爹爹希望你做個平凡的女子,貧尼自當好好教誨,待你長大,貧尼也就可以安心了”
“弟子知曉,定當不負師父所托!”孩子始終都是孩子,慢慢開始慕蓉繁適應了靜念庵的日子,也不再獨自神傷,開始潛心修道!
時間一晃飛逝,端錦二十一年,悠悠瞬逝過去了十個歲月,慕蓉繁也逐漸長大,終是成長為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街坊鄰裏都甚是喜愛這個小尼姑,對她那可是稱讚有加,多少人家,紛紛搖頭,這麼清秀可人的女子,當一個尼姑,著實是有些可惜了!
“快讓開,休要驚擾了皇上”京城一帶繁花似錦,當今皇上端錦闕今日準備去後山狩獵,官兵沿途阻攔,百姓唯恐避之不及,紛紛讓路,如同驚弓之鳥般,偏偏就在此刻,一個兩歲般大小的男孩胖嘟嘟的身子,渾然不知何時擋在了路中間!
“殺”轎攆之中的男子,神態自若,眉眼處一副慵懶,空靈的聲線,如同廣闊的大海之中傳來的聲音,如此的幽美,但說出的話語卻是殘忍無情,不見半分憐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