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3)

技偵處所采集到的帶血腳印很清晰。

普克仔細地查看現場照片。腳印都是左腳,說明這個人右腳的鞋子沒有沾到血跡。其次,向著客廳內,也就是向著死者的那個鞋印血跡最重,那些向外走的鞋印越來越淡。最重的是第一個鞋印,據此看來,這個人是向內走,踏到了血跡,然後再掉頭向外走的。所有的鞋印都不全,第一個有半個多鞋長,很重、而且很清晰,而向外的那些則短一些,而且印跡前重後輕。這一點說明,這個人向內走的時候是小心翼翼的,向外走的時候則很倉促,顯然是在匆忙逃跑。

普克與彭大勇交流了一下想法。

“死者隻有一個傷口,鞋上的血跡就是從這個傷口流出來的血。所以,這個鞋印是血在地上流淌、積聚之後,才踩上去的。”普克說。

彭大勇點頭讚同。“這說明這人踩到血跡時,死者肯定已經倒下了。”

普克陷入沉思。第一個帶血的鞋印向內,是小心翼翼的腳印,後麵的鞋印是匆忙向外的小跑。這說明什麼?是否說明此人進來的時候,陳虹其實已經被殺,躺在地上了?也就意味著,留下帶血腳印的人,其實並不是殺陳虹的人。

如果真是這樣,這人為什麼偏偏這個時候來陳虹家?僅僅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此外,會不會陳虹仍然是他殺的,但他殺了人之後,又因為某個原因掉頭回來?如果是這樣,會是什麼樣的原因又讓他冒險回頭?擔心陳虹沒死?還是想從現場拿走什麼東西?

普克將自己這些想法一一告訴了彭大勇。兩人決定首先根據這些鞋印,查清這雙鞋的情況。彭大勇自告奮勇說他有一位朋友,多年從事皮鞋生意,可能會對此有幫助。果然,在這位朋友的幫助下,普克他們很快查到了鞋印的來源。

這是一雙42碼的男式皮鞋。從鞋底紋路看,鞋子有九成新。根據皮鞋的尺碼以及鞋印的間距估算,鞋主人的正常身高應在179到181厘米之間。另外,這位對鞋有著豐富經驗的朋友還十分確定地告訴普克他們,這是一雙世界名牌“老人頭”的產品,價值至少在千元左右。

這雙鞋提供的所有線索,都指向了一個嫌疑人:喬海明。

彭大勇問普克:“怎麼著,先把喬海明弄來審一審?”

普克略一思索,說:“別急。咱們先找另外一個人談談。”

“誰?”彭大勇猜測,“張蕊?”

普克看看表,說:“喬心月這會兒應該在學校,走吧,過去看看。”

彭大勇明白了普克的思路。的確,孩子確實是一個最薄弱的環節。兩人立刻驅車趕到喬心月的學校,正是上課時間。他們先打聽到了喬心月所在的班級教室,然後便在教室外守候。十幾分鍾後,校園的下課鈴響了,校園裏頓時熱鬧起來,學生們三三兩兩跑到教室外嬉戲打鬧。他們碰巧遇到了上次在教室打掃衛生的一個男生,普克將他拉到一邊。

男生是個小胖子,性格很活躍。他也認出了普克。

“是你呀。”他大大咧咧地說,“又找喬心月嗎?”

普克笑著說:“聰明!這回喬心月在吧?”

“在!”小胖子幹脆地回答,“在教室呢!要不要我幫你叫她出來?”

彭大勇說:“叫一下吧,謝謝啊。”

小胖子掉頭就往教室跑,普克忙叫住他。

“哎,等一下!”

小胖子又返身回來了。“怎麼啦?”他問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