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鑽牛角尖,不一條路走到黑,不一個眼打井,是不讓我們固守一成不變的東西,這也是人生應該掌握的改變固執的智慧。
牛角尖不是那麼好鑽的
有一位對上帝非常虔誠的牧師,很受鄰人尊敬,是一個典範的聖人。一次,突然天降暴雨,傾盆大雨連續不停地下了20天,水位高漲,迫使牧師爬上了教堂的屋頂。正當他在那裏渾身顫抖時,有個人劃著船過來,對他說道:“神父,快上來,我把你帶到高地。”
牧師看了看他,回答道:“我一直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真誠地相信上帝,因為我是上帝的仆人,因此你可以駕船離開,我將停留在這裏,上帝會救我的。”
那人劃著船離去了。兩天之後,水位漲得更高,牧師緊緊地抱著教堂的塔頂,水在他的周圍打著旋轉。這時,一架直升機來了,飛行員對他喊道:“神父,快點,我放下吊架,你把吊帶在身上安好,我們將把你帶到安全地帶。”對此牧師回答道:“不,不。”他又一次講述了他一生的工作和他對上帝的信仰。這樣,直升機也離去了,幾個小時之後,老牧師被水衝走,淹死了。
因為是一個好人,他直接升入天堂。他對自己最後的遭遇頗為生氣,來到天堂時,情緒很不好。他氣衝衝地在天堂中走著,突然碰到了上帝,上帝說道:“麥克唐納神父歡迎你!”老神父凝視著上帝,說:“40年來,我遵照你的旨意做事,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當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讓我被淹死了。”
上帝微笑著說:“哦!神父,請原諒,我確信我給你派去了一條船和一架直升機,是你的偏執害了你。”
的確,偏執者堅持己見,缺乏變通的智慧,因而常常正邪不分,忠奸不辨。沒有見識,就不能觀其人,聽其言,察其行,因此就不能知彼知己,不能客觀、公正地判斷一切人或事,這樣勢必後患無窮。
從小我們就懂得“滴水穿石”、“繩鋸木斷”的道理,它們無一不在說明堅持不懈帶來的成功,那些“半途而廢”的行為讓人唾棄、為人不齒。然而生活中就有些事情卻需要“半途而廢”的精神,它將給我們的就是變通,不鑽牛角尖,不一條路走到黑,不一個眼打井,是不讓我們固守一成不變的東西,這也是人生應該掌握的改變固執的智慧。
有一個大學生,愛上了他的一個女教師。這個女教師雖說還隻有30來歲,可結婚已經兩年了。所以,這個學生對她的愛,應該說,無論如何是沒有指望的。
可是,這個學生卻十分執著於自己的這種所謂愛情,不顧一切地追求這位女教師,又寫情書、又送鮮花,還跑到她家裏去,弄得她十分惱怒。後來女老師的丈夫知道了,狠狠教訓了他一通。可是,他還是不知回頭,依然寫情書、送鮮花,癡情不斷,執著得像個不怕犧牲的鬥士,一直鬧到神經錯亂,被送進精神病院為止。
這個大學生的這種執著,就是一種死鑽牛角尖的偏執。
偏執心理是一種病症,患上這種病的人,往往走極端,死不回頭,還自以為是。分明是自己做錯了,卻總覺得是別人不對;當自己不能和別人取得一致意見時,從來不反思自己的對錯,而總是去探究別人做錯了什麼。
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學會變通,不要一味地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有時候換一個方向,天地會更開闊。
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小蘭很愛她的丈夫,三年前,當她的丈夫還是一個普通職員的時候,腰間僅有一台尋呼機。那時候,為了拚出一個好的前程,他忙得經常顧不上回家,而小蘭,每天一下班就打尋呼要他回來,生怕他在外麵學壞了。久而久之,他的同事都笑稱他帶著一台“尋夫機”,弄得他很尷尬,回家就衝小蘭發火:“整天Call我,你煩不煩啊?”
一聽這話,小蘭的委屈如潮水一般湧上來:煩不煩——我當然煩了——正是因為關心你、愛你、害怕失去你,我才這樣頻頻保持與你的聯係……久而久之,她與丈夫的感情便日漸疏遠。
現在,丈夫已成為單位領導,深夜歸宿早已成家常便飯。前不久的一天,很晚了他還沒回來,小蘭百無聊賴地倚在床頭看書。忽然,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她的目光——《放開他,並不等於失去他》,好奇心促使她讀下去——有一個女孩,她很愛自己的戀人,生怕失去對方,因此無時無刻不監視著他,弄得他心煩意亂,提出要和她分手,這使她很傷心。她的母親是一個很有哲學家氣質的人,聽女兒訴說了自己的煩惱後,帶她到了海邊,捧起一捧沙子對女兒說:“孩子,你看,我輕輕地捧著它們,它們會漏掉嗎?”女兒看了一會兒,一粒沙子也沒有從母親手中滑落,就搖了搖頭。接著,母親說:“我再用力抓緊它們,你看會漏掉嗎?”說完,就用力去握沙子,奇怪的是,她握得越緊,沙子從指縫裏漏得越多、越快。女兒忽然明白了:愛情和沙子一樣,握得越緊,就越容易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