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人性二十五 迷信:寧可信其有(3 / 3)

3“神鬼附體”的迷信心理

“神鬼附體”是指“神鬼”依附在某人身上,某人代神鬼講話。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假附體”,多見於巫師做法術裝神弄鬼,以求達到某種目的。另一種則是“真附體”,其人進入精神病態,又唱又鬧,自稱死人顯靈並附於體內,這樣的人已進入妄想狀態,精神醫學上稱之為“人格轉換或著魔妄想症”。

4迷信的從眾心理

迷信的矛頭直接指向科學,直接阻礙著整個社會的進步,對人的心靈發展也是一種腐蝕。相信迷信的人都有著從眾心理,別人信,他也信;別人糊塗,他也跟著糊塗。

了解迷信的眾生相,不由不深思:迷信為什麼會產生?人們為什麼又樂此不疲呢?

1心理失衡尋求安慰

專家認為,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當危機感襲來時,極易導致心理失衡。這使一些人對社會發展失去信心,認為自己的未來處於渺茫之中,因而不得不求助於外界來“預測”自己的未來,以安慰(確切地說是欺騙)自己。

心理壓力的確容易導致迷信的行為。一些政客、商人、賭徒、運動員和演員之所以比一般人更加迷信,是因為他們常常要與對手進行激烈的較量。然而壓力也可能導致他們對社會迷信的逆反行為,在美國就有不少著名運動員勇當13號隊員,如NBA明星Wilt。還有的電影女明星公開紀念結婚13周年,1998年就有Victoria Principal,Tuesday Weld和Phylicia Allen Rashad。其中可能還有一點“自我鼓勁”或“名人效應”的心態。

在名人中,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和裏根夫人一樣迷信,回避在13日這一天旅行。為了“減免”他的恐懼,死亡之神在1945年4月12日將他帶走。據說,現任英國女王曾原定在一個13號站台登上火車,不過,在她到來以前,站台已由13改為了別的什麼數字。然而,她的祖母維多利亞女王就沒有這個“講究”,也不回避13日出巡。英國第一任女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出生日是1925年10月13日,她的命運似乎比很多人都幸運。

2神化未知世界

在科技領域,人們每取得一點新突破、新進展時,就會發現還有很多新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迷信操縱者對這些新問題進行判斷和預測,以達操縱迷信者之目的。麵對浩渺無垠的未知世界,有些人便會產生畏難情緒,久而久之,就會把未知世界神秘化,並相信某種迷信判斷,從而陷入不可知論的泥潭。

加州首府薩克拉曼多的心理學家Sandbek對迷信有專門的研究,他認為:人的大腦有時很難對付不確定的事情,迷信可以讓人產生一種幻覺,以為可以“控製”將來。而將來又是不少人都希望“提前”知道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對未來越不具有前瞻性,就越是迷信的一個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更多的女性比男性倚賴迷信,在美國大約為二比一。

在中國,如果說教育程度低的傾向於更直接地用迷信對生活中的事件進行解釋,如燒香、拜佛、買紙錢等;那麼教育程度高的則偏向於用藝術和人文等“深奧”的方式,總之,不是用科學的方式進行解釋。他們比較容易接受諸如八卦的占卜藝術、“風水”的神秘說教,等等。

3益壽延年心理的驅使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營養保健,普遍存在延年益壽的心理。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正是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大肆宣揚隻要虔心練功,自有神來保佑,去病除邪。於是有些人盲目推崇,加入其中,以至於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