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入黨熱”呈不斷上升趨勢,高校中申請入黨的人數比例不斷加大。這表明,我們黨以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改革開放以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贏得了全民族全社會的普遍認同,黨的隊伍不斷擴大,大批優秀的青年教師和大學生正源源不斷地彙聚在黨旗下,立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這種現象值得欣慰。但是,“入黨熱”的背後,卻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動機,有些動機是不正確甚至是錯誤的。
根據調查,當前入黨動機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種是追求真理型。這部分人對共產主義的前途充滿了信心,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擁有積極的情感和態度。認定馬克思主義是真理並作為自己的人生信仰,自覺學習並運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把申請入黨作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出發點,十分可貴。第二種是人生設計型。這一類型的人把入黨作為人生道路上成長成才的鋪路石,在價值取向上,在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抉擇中尋求平衡,但在兩者衝突的情況下,他們通常有利己主義的念頭閃現。第三種是情感型。其入黨願望或來自家庭環境的影響和家庭成員的引導,或感恩於黨和政府的關懷幫助,對黨有一種樸素的情感。第四種是個人榮譽型。他們覺得入黨是一件光榮和自豪的事,追求入黨僅僅圖的是自己“臉上有光”、為父母爭光或滿足父母的要求,把申請入黨看成是進步標誌或獲得榮譽的一種手段。第五種是功利實惠型。一些人從個人需要出發,把申請入黨作為實現個人功利目的的手段,入黨動機表現出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色彩。第六種是從眾型。這一類型的人在入黨動機上表現為被動性和自我虛榮性,他們大多沒有從實質上理解黨員的政治責任和應承擔的社會義務,而是基於“別人入我也入,否則顯得太落後”的認識。第七種是投機型。這部分人往往並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申請入黨,入黨動機飄忽搖擺,平時中規中矩,但關鍵時刻卻選擇明哲保身、獨善其身的態度,行為上敷衍塞責。
上述種種入黨動機中,隻有為了獻身共產主義事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而要求入黨,才是唯一正確的入黨動機。這種入黨動機之所以是唯一正確的,因為它與黨的性質、宗旨、奮鬥目標和黨員條件是一致的。入黨以後,才能發揮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作用,從而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戰鬥力。不正確的入黨動機雖不盡一致,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從個人需要出發,是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的表現。正確的入黨動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後天自然形成的,隻有在不斷學習、實踐和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才能逐步形成。
第一,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努力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一個人入黨的動機是不是正確,往往同他對共產主義事業和黨的認識正確不正確、深刻不深刻有直接關係。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黨建理論,科學地闡述了上述問題,隻有認真學習這些理論,才能對上述問題有更加明確和深刻的認識。事實也證明,一個人對共產主義事業和共產黨有了明確、深刻的認識,他的入黨動機才會端正。近幾年來,許多申請入黨的積極分子加強了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和黨章為主要內容的學習,包括黨的理想、宗旨的學習,黨的綱領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學習,黨員義務和權利的學習,增強了理論修養,提高了入黨的自覺性,對他們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起了積極的作用。
第二,通過實踐鍛煉,不斷端正入黨動機。人們的正確認識,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並不斷循環往複,才能獲得。這裏最重要的是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用切身體驗來深化對黨的認識,要把學習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更好更快地成長成熟起來,從而進一步端正自己的入黨動機。通過參加社會服務活動,增強奉獻意識。如參加各種幫困扶貧、知識谘詢、愛心資助等活動感受社會需要、人間真情和國家建設的成就,明確肩負的責任。通過生動實在的學習實踐,體會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向優秀黨員學習,來增強自己對黨的感情,激勵自己的行動,來加深對黨和共產主義事業的認識,強化正確的入黨動機。
第三,用正確的入黨動機克服不正確的入黨動機。人的思想活動是比較複雜的。在爭取入黨的過程中,一個人的入黨動機往往既有正確的成分,也會摻雜一些不正確的東西。隻不過有些正確的成分是主要的,不正確的成分是次要的;而有些則是相反。這就要求申請入黨的同誌要主動靠攏黨組織,爭取黨組織對自己的幫助,通過接受黨的教育、實際鍛煉和自我思想改造,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把不正確的動機改正過來,切實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