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共產黨員的基本條件(1 / 2)

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基本條件,是指黨員應該是什麼樣的人。黨章第二條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生。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這是對共產黨員基本條件的規定,是對共產黨員的完整要求,共產黨員必須全麵實踐這些要求。

一、共產黨員是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

黨的性質,決定了黨員條件的本質內容,集中概括了黨員標準的基本特征,是共產黨員區別於其他政黨成員和一般群眾的根本標誌。“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的規定,從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兩個方麵表述了黨員的條件。黨的階級性是指以中國工人階級為基礎,黨員是工人階級的一員,其他階級出身的人,要成為共產黨員,就必須放棄原來的階級立場,自覺地站到工人階級的立場上來,確立無產階級世界觀;黨的先進性是指黨是由工人階級中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進分子所組成。

有共產主義覺悟是共產黨員思想上入黨的表現。共產主義覺悟包括兩個方麵:一是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學習與把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和工人階級的曆史使命,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二是確立共產主義的思想意識和道德情操,在思想意識和道德情操上具有共產主義者的品格,用共產主義思想指導自己的行為,在為共產主義奮鬥的實踐過程中,具有開拓精神、創新精神、實幹精神和獻身精神。

青年時期是確立共產主義信念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大學生黨員和要求入黨的青年同誌,誌向遠大、思想活躍、善於思考、成才意識強、渴望祖國早日富強。與同輩相比,具有文化素質高、改革創新意識強的優勢。但他們缺乏對中國國情的深刻了解,缺乏艱苦奮鬥的精神,部分學生過分崇尚自我,追求個人價值,在困難挫折麵前容易自暴自棄、消極悲觀,甚至動搖自己的信念。鄧小平同誌指出:“要有遠大的理想,才能永遠保持前進的勇氣和方向。我們一定要經常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年,要有理想。”江澤民同誌曾經向全國的青年人提出殷切的希望,“青年人要有理想,還要有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和腳踏實地、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419頁)。胡錦濤總書記也指出,“理想信念,是一個政黨治國理政的旗幟,是一個民族奮力前行的向導”。這就要求廣大青年一定要深刻認識我國的國情,要有堅忍不拔的充分思想準備,取得成績時不盲目樂觀,遇到困難時不氣餒悲觀。創業艱難,奮鬥以成。曆史的勝利與成功,永遠屬於具有崇高理想、堅定信念的艱苦奮鬥的人們。作為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應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並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要做一名共產黨員,就必須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信念。信念是指從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出發,對事物的認識所持有的立場和見解。信念是一種願望和追求,它屬於思想意識的範疇,它決定人們在生活中所追求的理想、所遵循的原則,是人們的世界觀在奮鬥目標方麵的集中反映;它把人們的思想和感情、意誌和行動統一在一起,成為人們言行舉止的內在根據;它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為了追求既定的目標和方向,可以竭盡全力,直至獻出寶貴的生命。

共產主義信念,就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理論和社會製度具有深刻的理解,堅信共產主義事業的正確性和必然性,立誌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並且對共產主義理想執著地追求。共產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一個人隻有樹立了共產主義的信念,才能產生巨大的精神動力,煥發出高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腳踏實地、艱苦奮鬥,朝著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目標前進;才能有堅強的革命意誌,能夠在任何情況下捍衛自己的信仰和事業,為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不怕艱難險阻,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堅貞不渝地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才能把個人的一生同整個共產主義事業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懂得人生的意義,樹立起崇高的共產主義道德情操,自覺地防止和抵禦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更好地為黨和人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