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2 / 2)

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規定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任務,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擴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胡錦濤同誌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必須適應國內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在黨的十六大確立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這些新要求是: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觀調控體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製度。切實保障人民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權利。尊重和保障人權。廣開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製度和程序。加強國家立法和法律實施工作,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強精神,抵禦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掃除各種社會醜惡現象,努力使我國人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民。對黨員還要進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按照民主法製、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以改善民生為重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麵。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堅決打擊各種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犯罪活動和犯罪分子,保持社會長期穩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有機統一,不可分割,構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這個基本綱領是黨的基本路線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麵的全麵展開,是指引我們前進的行動指南。它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奮鬥目標及相關的方針、政策。全麵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既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為實現黨的最高綱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