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感情,便如掌心的刺,似乎未有大的影響,隻是不能輕碰,時日一久才發現其已腐爛於肉中,隻於潔白的掌中留一記黑,再抹不去。
有些事故,也好像掌中刺,不過不是一根兩根,而是接連刺入,未曾見流血已被其刺個累累傷痕,任是拔出也毀了本來麵目,無法恢複。
至於讓她最難忘懷的是哪一種傷,或許隻有她自己知道。
她是人們口中的妖姬,無數後人編派給她種種罪行,其中不乏令人發指、慘絕人寰之事。然而這些事多半被證明是假,她不過是少女一枚,影響力不足,自然也沒了作惡的能力。
我今天來,卻也必須要“冤枉”她了。那些明明考證為假的“曆史”,我今天也要拿出其中一部分作真,隻是這些作真的“假”的背後,又有了新的作假的“真”的緣由。
如簡介所說,所謂曆史,多半是後人杜撰。比如司馬遷寫史記,對於前朝一些事尚是從坊間傳奇中化來,再之前的事就更加是道聽途說了;即便是有前朝史官的記載可循,那史官所記也未必是其見聞;即便是其所見聞,眼見與耳聽得之者又未必為真相也。
既然大家都是杜撰,我便鬥膽認為,我這番堂而皇之的杜撰也不會有過多爭議。不過他們杜撰適時,便變成了曆史;我杜撰的太晚了些,便真真隻能是杜撰了。
這一次與那聞名的《封神演義》所胡謅的不同,我的杜撰更在諸多曆史考證之下,不過也要問它借些氣力,譬如封神之事,譬如良相奸臣之名,再者如具體事件之序,旨在突出我要表達的思想,發泄心中憤懣。
總有人要為曆史犧牲,尤其是難以考證的女人,更要為統治者的無能買單。那紂王也未必“紂”,但剛愎自用者總有心狠手辣之處,這一點我願意保留。
一個新的角度,一個新的故事,與諸多“封神”衍生出來的故事不同,結局大同小異,經過卻大相徑庭。你若願意,請留下細讀,我心中那段曆史,願意和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