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場,速記成為一種商業行為也隻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畢竟有了一個開始,而且還顯現強大的潛力。劉永森說:“這是個不成熟的領域,我碰巧有這個不成熟領域裏成熟的技術,把握住了這一點,我就成功了一半;還有,不管麵對什麼壓力,我都會堅持已經認定的目標,這樣我就得到了成功的另一半。”
可見,如果沒有捕捉信息抓機遇的能力,縱然身懷絕技也不一定有用武之地。而抓住機遇,就有了強項施展的舞台,在施展強項的同時,強項也得到了更多的打造,變得更強了。
很多人抱怨:我就是缺乏機會,要是有什麼,就已經怎樣怎樣了。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人生就是一係列機遇的組合。”
所謂“應運而生”,“時勢造英雄”,無論“運”還是“時勢”,都不過是“機遇”的另一種符號。成功者,其成功之處,就在於他能隨時把握住人生的機遇、時代的脈搏。
機遇雖然稍縱即逝,但也並非不可把握,那麼,要發現機遇,抓住機遇,創造機遇,就必須處處留心,捕捉信息。
古語雲: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其意思就是月亮周圍出現光環,那就預示將有大風刮來;礎(即柱子)下麵的石墩子返潮了,則預示著天要下雨。這是古代人們利用天象這一信息來預知刮風下雨,從而為擋風防雨做準備。
把這句話用在對機遇的把握上,就是告誡我們要留心各種信息,從中捕捉機會,從而為成功做好準備。
在聖誕節前夕,美國曼爾登公司的一位經理從芝加哥去舊金山進行市場調查。在火車上,一位身穿聖誕節禮服的女郎格外惹人注目,同車的少女甚至中年婦女都目不轉睛地看著她那件禮服,有的婦女還特意走過去打聽這件禮服是從哪裏買到的。這位經理看在眼裏,靈機一動,覺得賺錢的機會來了。
當時已是12月18日,離聖誕節僅一周時間,聖誕節禮服在這段時間一定是熱門貨,在一個火車上就有那麼多婦女喜歡那位女郎的金裝聖誕節禮服,推而廣之,整個美國該是多麼龐大的市場!於是他非常禮貌地向那位女郎提出拍張照片作為紀念的請求,那位女郎欣然應承。拍完照片後,那位經理便中途下車,向公司發出傳真電報,要求公司務必在12月23日前向市場推出一萬套這種服裝。
曼爾登公司接到經理的傳真電報後,立即召集公司的設計師,按傳真過來的服裝照片式樣設計,並於當晚23點25分向所屬的服裝加工廠下達投料生產指令,以最快的速度日夜加班,生產出一萬套“聖誕節金裝女郎禮服”。
12月22日下午兩點,一萬套“聖誕節金裝女郎禮服”同時出現在曼爾登公司的幾個鋪麵,立即引起婦女們的興趣。她們爭先恐後地購買,到12月25日下午4點,一萬套禮服除留下兩套作為公司保留的樣品,一套贈給火車上那位女郎外,全部銷售一空,公司淨賺100萬美元。
“聖誕節金裝女郎禮服”成功的經驗說明,要想成功,必須善於觀察日常生活,捕捉和利用各種信息,從而發掘機遇。
也許你會說:“是的,我也知道信息很重要,可我不是間諜,怎麼可能搜集到信息呢?”其實,你錯了。用你的兩眼、兩耳和一張嘴巴也是能得到重要信息的。你的朋友、你的競爭對手,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都會有大量信息隨時隨地提供給你參考;食堂、酒會、舞會、咖啡屋……都能成為信息的源泉。實際生活中處處充滿信息,善於觀察生活的人,總能找到成功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