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房角成形術?

房角成形術又叫做周邊虹膜成形術,是用低能量、大光斑光凝周邊虹膜,使虹膜表麵膠原組織收縮變薄,房角變寬。主要用於治療閉角型青光眼。

(1)適應證:①用於治療周邊前粘連:對於局部、早期、較輕的前粘連可用房角成形術撕開;②小眼球的病人,虹膜較厚和前房較淺不能行激光虹膜切開術的患者;③閉角型青光眼病人在做激光虹膜切開術前,可緩解急性發作,加深前房;④對虹膜高褶的患者:可拉平周邊虹膜,減少房角關閉的傾向;⑤對於虹膜根部膨隆的患者,在小梁成形術之前,可先行房角成形術,為小梁成形術做準備。

(2)治療方法:使用氬激光,功率50~300mV,光斑直徑150μm,曝光時間O.2秒,瞄準周邊虹膜擊射,應避免過高的能量穿透深部組織以及造成虹膜的破壞。

(3)治療標準:①虹膜收縮變平,房角開放;②虹膜前粘連解除。

激光虹膜切開術後如何處理?

給予O.5%可的鬆或O.1%地塞米鬆滴眼液點眼,每日3~4次,共3~5天。①對於術後是否用擴瞳劑還是縮瞳劑點眼意見不一,一般在術後l周內不用任何擴瞳劑或縮瞳劑,因為激光孔較小,擴瞳後使瞳孔變小或關閉,導致眼壓升高;而縮瞳劑不利於術後炎症反應的減退。虹膜切開一周後,再用縮瞳劑防止虹膜切口閉合和降低眼壓。②術後注意觀察眼壓變化和虹膜切口開放情況,若眼壓升高,可給予O.5%噻嗎心胺滴眼,口服醋氮酰胺。

激光小梁成形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是什麼?

(1)適應證:①藥物不能控製的原發性青光眼;②剝脫綜合征和色素性青光眼;③混合性青光眼:當閉角因素消除後,僅存在開角型青光眼方可使用;④無晶狀體或裝有人工晶狀體的開角型青光眼:對於白內障囊內摘除和後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的患者療效較好:而對於前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者療效差;⑤房角後退型青光眼;⑥青少年性開角型青光眼;⑦色素型青光眼:用於無炎症活動,大部分小梁網未被虹膜前粘連遮蓋的患者;⑧抗青光眼濾過手術失敗者:在房角鏡下可見到大部分功能小梁時,才能行激光治療;⑨高眼壓症;⑩未經藥物治療的初診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

(2)禁忌證:①前房內有玻璃體的無晶狀體眼;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③房角有先天異常的青光眼;④眼前段有活動性炎症的青光眼;⑤房角開放小於1/4象限或房角有廣泛的周邊虹膜前粘連者;⑥角膜水腫或房水渾濁者。

房角形態的分類是怎樣的?

臨床上房角形態分類方法有多種,最常用為以下2種:

(1)Scheie分類法(1957):根據所能看到的房角結構範圍分為寬窄兩型,其中又將窄角分為四級。

寬房角:所有房角結構均可看到。

窄I:房角略窄,多需加壓後可看到睫狀體。

窄Ⅱ:房角較窄,看不到睫狀體帶。

窄Ⅲ:房角極窄,小梁功能部及以後範圍看不到。

窄Ⅳ:除Schwable線外,其他房角結構完全看不到。

(2)Shaffer分類法(1960):根據房角隱窩的寬度作為分級的標準(虹膜表麵與角膜內表麵所形成的夾角)。

寬角(大於40度):房角結構均可看見。

中度窄角(20---30度):可看到全部睫狀體帶。

極度窄角(10度):睫狀體帶及鞏膜突看不見。

閉角(O度):虹膜貼與2小梁組織,甚至覆蓋於Schwalbe線。

青光眼患者行眼電生理檢查有何意義?

在屈光間質渾濁時,由於看不到眼底視網膜及視神經的全部情況,但又必須對眼底狀況有一初步了解,幫助正確地製定手術方案。這樣才能正確地判斷手術預後,並且也很容易向患者及其家屬交代病情。一般在手術前可以做圖形視網膜電流圖及視誘發電位檢查,用於估計視神經及視網膜功能的狀態。

對於青光眼,其損害部位在視網膜內層,可引起神經節細胞的破壞及神經纖維的變性等。P-ERG起源於神經節細胞,完全反應視網膜內層的功能,當青光眼眼底視神經及視網膜有病變時,其波幅減弱或消失。此項檢查閉角敏感,有一定的臨床價值。VEP起源於黃斑區。在臨床主要以檢查後極部的視神經極黃斑的功能為主。當視神經有損傷時,可出現VEP反應延遲,甚至波形消失等。

虹膜顏色與縮瞳劑降眼壓有何關係?

虹膜顏色越淺,縮瞳劑(匹羅卡品)點藥後所產生的縮瞳作用越重,降眼壓作用越強,藍色虹膜患者1%的藥液即可達到最大降壓效應,棕色虹膜患者常需2%-4%藥液方能達到具有治療意義的降壓反應,而黑色虹膜患者要達到治療意義的降壓藥液,則濃度需大於4%,這種現象的解釋可能是由於虹膜色素吸收了部分匹羅卡品,阻礙了藥物的滲透,或阻礙了藥物抵達虹膜和睫狀體的受體。

使用縮瞳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有幾種類型的青光眼用縮瞳劑毫無效果,甚至起相反的作用。如睫狀環阻滯性閉角型青光眼。據統計由於局部點匹羅卡品引起眼壓升高者占58.1%,因此它是引起惡性青光眼的主要誘因。膨脹期白內障,外傷所致品狀體前移繼發青光眼,用縮瞳劑可能適得其反。用縮瞳劑治療,前房深度可減少12%,可能是引起瞳孑L阻滯、晶狀體變厚,睫狀體充血或房水流向異常的原因。

(2)長期滴用匹羅卡品還可引起強直性瞳孔縮小,瞳孔後粘連,因此長期用藥者可適當滴用腎上腺素類散瞳降眼壓劑,以防止瞳孔後粘連。

(3)縮瞳劑可引起血一房水屏障的破壞而產生虹膜炎。對與眼壓控製比較好的患者,可於術前數日停用縮瞳劑,以較少出現術後炎症反應。

(4)青光眼合並有視網膜玻璃體病變者,特別是具有眼球擴張的先天性青光眼及高度近視者,用縮瞳劑藥要慎重,治療前應先查眼底,注意周邊視網膜的狀態。因為有文獻報道,上述患者用縮瞳劑有引起視網膜脫離的危險。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處方用藥有哪些?

(1)局部降眼壓治療:①縮瞳劑:O.5%~2%匹羅卡品滴眼液每日用藥4次。②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O.5%噻嗎心胺滴眼液每日2次點患眼。也可用O.5%貝他根或1%~2%美開朗、O.25%貝特舒代替。③擬交感神經藥:O.1%保目明或1%左旋腎上腺素、O.2%阿發根滴眼液每日2次。④前列腺素藥物:O.005%適利達滴眼液每日1次,傍晚用藥效果好。⑤局部碳酸酐酶抑製劑:2%Trusopt滴眼液,每日3次,如與其他β-阻滯劑合用,每日滴眼2次。⑥1%~2%匹羅卡品眼膏:每晚1次。

(2)全身降眼壓治療:①20%甘露醇:250ml靜脈滴注,30分鍾內滴完。②50%甘油眼水:按1.5g/kg給藥,口服後服用少量開水。③醋氮酰胺:每次O.25g,每日2次。

(3)手術前抗炎:複方地塞米鬆滴眼液或0.3%妥布黴素、0.25%氯黴素等抗菌滴眼液,每日4次。

(4)晚期者可用保護視神經藥物:胞二磷膽堿注射液2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凡敏補膠囊500mg,每日3次。

(5)改善血液循環藥物:複方血栓通膠囊2粒,每日3次,或複方丹參片3粒,每日3次,川芎嗪100mg,每日3次。

(6)其他輔助藥物:肌苷O.2g,每日3次;維生素B1l0mg,每日3次。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處方用藥有哪些?

(1)局部降眼壓治療:①縮瞳劑:1%~2%匹羅卡品滴眼液,急性發作期患眼每1分鍾1次,連續用4次;每5分鍾1次,連續用藥4次;每30分鍾1次,連續用2次;測量眼壓,眼壓下降後改為每2小時1次。臨床前期、先兆期、緩解期每日用藥4次。②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O.5%噻嗎心安滴眼液每日2次點患眼。也可用0.5%貝他根或1%~2%美開朗、O.25%貝特舒代替。③1%~2%匹羅卡品眼膏:每晚1次。

(2)全身降眼壓治療:①20%甘露醇:250ml靜脈滴注,30分鍾內滴完。②50%甘油:按1.5g/kg給藥,口服後服用少量開水。③醋氮酰胺:每次O.25g,每日2次。

(3)抗炎:複方地塞米鬆滴眼液,每日4~6次,用於前房反應較重者。

(4)鎮靜:用眠爾通O.2g,每日3~4次。

(5)輔助藥物:肌苷O.2g,每日3次;維生素B11Omg,每日3次。

影響眼壓的因素有哪些?

(1)機體靜脈壓的變化對眼壓有明顯影響,凡能影響上鞏膜靜脈壓(EVP)的變異都可以引起眼壓的相同變化。如眼部或頭部的靜脈血液回流受阻(比如腫瘤壓迫或甲亢等)都可以使EVP和眼壓升高。

(2)體位的改變、站立位或坐位變為臥位時,眼壓會升高2~3mmHg。青光眼患者的眼壓隨體位變動而升高較正常人顯著。

(3)外部壓迫眼球最初將使眼壓升高。但是反複壓迫會使眼壓下降,所以用力眨眼時可以使眼壓短暫升高,反複測量眼壓則會降低測量值。

(4)眼外肌運動機械性受限時,當眼球向受限肌相反方向運動,會使眼壓升高。

(5)運動會使眼壓降低。

(6)眼外傷,如角膜擦傷、眼球穿刺術、眼球堿燒傷、眼球頓挫傷等可使眼壓最初暫時性升高,而後長時間下降直至痊愈。

(7)血壓的較大波動會引起眼壓的一致性變化,如一側頸總動脈結紮時會使同側眼壓下降。

(8)眼球調節作用時眼壓降低。

(9)全麻下眼壓降低。

(1O)眼壓受血漿滲透濃度影響較大,血漿滲透濃度升高,則眼壓降低。

(11)體溫下降將引起眼壓降低。

(12)冬季眼壓高,夏季眼壓低。

(13)血液pH值也會影響眼壓,腎髒病變或靜脈注射引起酸中毒的製劑均會降低眼壓。

非接觸眼壓計的優缺點是什麼?

(1)優點:①適用於成人及兒童,以及對表麵麻醉劑有反應者。②檢查進行中出現氣流衝擊時,被檢者略感不適,但無疼痛。由於眼壓計不接觸角膜,勿需滴麻醉劑,故不存在麻醉藥物過敏及角膜上皮損傷後的感染問題。且不致引起接觸傳染。③測量操作迅速,每次測定可以在3毫秒內完成,在一定範圍內檢查結果比較準確,但當眼壓在25mmHg以上時,與Goldmann壓平眼壓計測量結果有比較大的差別。④操作簡單,容易掌握,方便使用。非醫務人員經過培訓後可進行操作。

(2)缺點:①對高度散光、角膜渾濁、角膜移植術後以及固視不良者不宜用此法檢查眼壓。②眼壓的準確性問題。眼壓低於8mmHg及高於25mmHg者誤差較大。較高眼壓區其可靠性降低,因此仍需應用Goldmann眼壓計測量較高的眼壓區段。③儀器隻能用於坐位測量,不能用於臥位患者。為桌式儀器,不便於攜帶,且遠比一般眼壓計的價格昂貴。④本儀器難以校正及標準化,眼科醫師不能自行校正以排除誤差。

中央角膜厚度與眼壓有何聯係以及中央角膜厚度與高眼壓症的關係如何?

眼壓測量值受多種因素影響,最近研究表明,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ealthickness,CCT)是眼壓測量的主要誤差因素。Goldmann壓平眼壓計在設計時將測量對象的CCT值設定為520μm,偏離正常值50μm時,正常人的矯正眼壓須上下波動1.1mmHg;而高眼壓症或青光眼患者則上下波動2.5mmHg。

Ehler等報道CCT為520μm時Goldmann眼壓計測量眼壓最準確,如果CCT每偏離70μm,將使Goldman眼壓值升高或降低5mmHg,即矯正後眼壓=矯正前眼壓+(520一中央角膜厚度)/70×5.Rotterdam等研究表明CUT每增加10μm眼壓會產生0.19mmHg的誤差,Bron的研究結果是O.32mmHg,Whitacre認為200μm的CCT的差異,可以引起眼內壓讀數變化範圍為3.6~4.6mmHg。Ali等在對651眼進行CCT及壓平眼壓的關係研究中發現,男性角膜每增厚100μm其眼壓增高2.9mmHg,女性角膜每增厚100μm其眼壓增高2.1mmHg。正常人角膜厚度變異較大,中央角膜厚度在一定程度與眼壓呈正相關,CCT越厚,測得眼壓越高,因此一些CCT較厚的人被誤診為高眼壓症。所以,有必要根據個體CCT對眼壓測量值進行校正,以獲得較為真實的眼壓值,從而正確診斷高眼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