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山洞機緣(1 / 2)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張珺一睜開了眼睛,一臉迷茫的之色:“怎麼回事?這是哪兒”。

愣了數秒,張珺一清醒了過來:“我不是在石台上嗎?後麵好像……應該是山體了呀?”剛站起來,感覺渾身黏糊糊的,有點施展不開十分難受。

脫下泄氣扁皺的救生衣,略微已經打量著四周的環境,忽然一臉震驚後露出狂喜之色望向頭頂。

這是一個近40平米的洞穴,原本應該漆黑不見的洞穴,卻因頂部放在金色圓環上有一顆龍眼大小的珠子散著一圈白暈,變得依稀可見。圓環做工精致大約略小其一圈,使之不會掉下來,圓環四周有三條雕琢精美的銀白色金屬鏈固定直至沒入山體。

“夜明珠!!!這~,真的夜明珠,這光暈絕對是純天然的夜明珠,不是市麵上的西貝貨。”張珺一狂喜的就是它。

這洞穴明顯有自然形成也有人工的痕跡,冷靜下來後帶著疑惑的往裏走了進去,沒走兩步再次以更快的速度後退回來,瞪大了雙眼直直的盯著角落裏一副白骨。

一股寒意直透心窩,張珺一呼吸急促,一動不動的站在原地。數分鍾後,他強自鎮定,又小心翼翼的靠了過去。

白骨盤膝而坐,雙手手心向上攤在雙腿上,頭骨低垂,骨架外一副破爛不堪的黃色僧袍已然泛白。

“阿彌陀佛滿天神佛,菩薩保佑,菩薩保佑~”張珺一下意識也雙手合十嘴裏不斷念叨。

看清骷髏生前是一和尚,張珺一恐懼的心顯得有些好轉,可能是這和尚生前修為精深正氣入髓,此刻白骨中恍然透出一種慈眉善目的感覺。

“咦~這是……”張珺一拾起了白骨懷中的竹筒沉思道:“暗器?肥胖版的暴雨梨花針?不像,不該這麼粗。”一邊搖頭一邊擺弄搖晃著。

竹筒內哐啷作響,隨後竹筒一輕,有兩物件掉落地上,一個筒蓋,一個好像是尺來長的木棍裹著錦帛。

張珺一索性盤坐下拿起錦帛,觀察一番後撥開了錦帛兩端插進木棍的骨銷,緩緩打開錦帛。隻見渾圓剛正的歐體繁文躍入眼前:吾法號淨目……

原來這和尚生於乾隆五十九年,乃少林寺羅漢堂首座清竹大師門下的大弟子,因不滿堂內師弟幾人明爭暗鬥的風氣,遂上稟師傅雲遊參學而去。

張珺一不由讚了一聲:“好字!”接著看到:吾一身絕學均在這金剛不壞體神功上,至110歲機緣巧合之下踏入先天境,使之大成。而後數十年,終不能練至圓滿,回顧琢磨,才發現功法所練有偏,悔之晚已。在彌留之際,吾將一身所學及感悟融於一體編撰出《般若金剛神體》,望有緣人將我佛法弘揚光大,1940年春,筆。

張珺一目瞪口呆滿是不信的表情:“乖乖……乾隆年間活到1940年,大致過了140歲了吧!”

在深吸了一口氣後,張珺一把錦帛重新收進木筒別在了腰間,搜索了一番後,除了桌凳毫無所獲,再次望向了那顆頂部的夜明珠。

“這和尚活了140多歲,還是什麼先天高手,重來沒聽說誰能活這麼久,應該算金庸小說裏五大高手之流了吧,才弄了一顆,可見這夜明珠果然是珍寶。”張珺一估量著要不要賣個好價錢。

其實張珺一和淨目都看錯了,如果有脫胎境的高手看見這一幕,定會捶胸頓足暗罵:“暴斂天物!!!”,恨不得生吞了淨目與張珺一。可惜現今連地級都稀少,更別說什麼脫胎境的人物了。

這顆並不是夜明珠而是龍髓珠,能讓脫胎境高手七七四十九天直接進入養胎境的先天靈材,而且是毫無副作用的。

龍髓珠並非生於龍髓之內,而是孕育於山脈龍形之中也就是龍脈之中,並且龍脈必須是在壯年夭折,其精髓之氣在漫長的時間內聚而不散,同時吸附周遭礦石之氣,諸多巧合之下方能形成這龍髓珠,其條件之苛刻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