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王太子招災遇舅 孫指揮狹路逢仇(2 / 3)

有孫公子回府,進內見父稟上:"兒今天課文,被石俊之子倒衝階下,兒罵不得他半句,彼即雲吾武夫豚兒,欺壓不得他東宮太子,被錢業師喝散。我們回家請父親與孩兒出此惡氣。"孫玉聞言暗想:"太後、丞相有旨,言朝中有太史占明太子落在山東省,如今應驗不差。"登時提點起三千精兵,往北門石府捉獲。催兵一程趕趲。

先說太子回家,對石俊說知曰:"不好了,吾一時氣忿,忍不住,隻因孫指揮之子孫懋口出大言欺壓,吾即吐出真情,隻恐禍事不免,如何是好?"言未畢,有守門官人報說大人到拜。石俊大驚,即曰:"殿下,汝且往後堂,吾自有主意。"即整衣冠迎接,口稱:"大人駕到,小弟失接,望祈恕罪。"孫玉曰:"賢弟休得拘禮,且進內有話相酌。"眾軍一隨擁後。

石公子曰:"大人駕臨,有何見教?"孫玉曰:"本鎮到來非雲無故,訪知慈雲殿下在尊府中,是以到來接駕到我敝營,君臣早得一會,共起義兵殺回汴京,誅斬奸佞,登基報仇。吾有心已久,奈何君臣阻隔,難得相會。"太子在後堂聞此忠心之語,信以為真,即跑出中堂,大呼:"孫將軍,孤是慈雲也!"石俊大驚,大喝:"胡說!小小年紀,誆騙朝廷大臣,還不速退!"孫玉日:"汝是殿下,臣今見駕,請千歲駕到敝營,相會眾位將軍,招兵買馬,共起義兵。"太子喜悅,正要起程,石俊攔阻曰:"汝非太子,妄語狂言,罪該萬死,還敢隨行。"孫玉大怒曰:"石俊!汝非現為命官,惟汝父身居侯爵,汝今世祿加思,朝廷待汝不薄,膽敢作惡不守君臣之禮,暗保太子謀叛!"當時分付:"一門拿下!"不分內外,家人、使女盡被綁縛,家業金銀封固入宮,交知府守貯下,一齊押解起。

太子方知小人計害,大罵奸賊不已,"汝這奸賊,吾被拿下,倘要押解生功,且將上品佳撰美食供奉,如薄待吾父子,即半途死了,汝不得生功,是功勞枉用。"孫玉聽了此言想來:"押拿生功浩大,況天子隻要屢屢思念禦弟還朝,萬一撞石下,吾有功反罪矣。"是夜無奈,美撰佳筵多送進,滿門男女共膳。

次日,孫玉將印交副署理,別卻龐氏夫人母子,點起精兵五千,將太子父母兄妹打入囚車押解。眾將都司、守備、副佐、將軍等俱來送別。

一路行兵,孫玉不識道途,不知登州雙龍山陸、李在此。

是日經過山邊,有嘍囉報上山中,言:"青州府指揮官孫玉,押解囚車數十輛,道往京城,在吾山邊而來,特來稟知。"李豹聞言怒曰:"仇人到了!"傳令發兵三千下山打截。

陸鳳陽曰:"哥哥,此人是誰?"李豹曰:"他是昔日孫秀之子,是吾世伯狄青王爺仇人,是奸相龐門侄婿。今日起解囚車數十輛,料必不是陷害忠良,定然抽剝民財送與大奸權。待吾下山打截,殺了此奸賊,少解心頭之忿!"語畢即忙披掛上馬。

陸公子聞說也提鞭上馬並衝下,山前排開隊伍。

有孫玉前隊兵丁不走,稟上:"大人,前麵雙龍山有響馬兵攔阻去路,請令定奪。"孫玉聞報想來:"吾自到任此土兩載,曾聞青州府久有此賊猖撅,不免一並擒拿回朝,功上加功,豈不為美?"分付將囚車押歸山腳,命家丁看守。將軍兵一字排開,提刀催馬,看見來賊紅盔紅甲紅馬,恰似火德星君下降一般,即大喝:"前途紅臉賊是何人?且報名來,待本鎮拿汝回朝建功。"李豹曰:"汝祖宗爺爺李豹也。汝是指揮官孫玉否?"孫玉曰:"是也。本鎮但思汝父身入五虎將軍,汝襲蔭曾做過九門提督,隻因件逆龐丞相,天子加思不斬,削職為民,還不守臣節沾恩,招集亡命之徒,烏合之眾,擾害國民。本鎮久欲提兵征滅,今又攔阻本鎮,還不知死活。汝若醒悟者下馬投降效力,與本鎮押解重犯回朝請罪,龐丞相、太後、天子自然思赦複職,如執不悟,死無葬身之地。"李豹大怒:"群奸同穴,盡害忠良,汝今押解者未知何人,且留下待吾審辨明容汝去路。"孫玉大怒:"本鎮好生之德,念汝忠臣之子,英雄之後,故好言相勸,今不受抬舉!"拍馬大刀劈下,李豹長槍架開。二馬相交各逞英雄,寨兵一齊擁出,兩軍迎敵。陸鳳陽飛馬衝殺人陣,殺得官兵東西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