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笑話我:“就你在單位裏拿的那些工資,還不如你自己在家幹一星期的收入,圖什麼呀,回家當個SOHO吧!”
我知道SOHO之美,但我當不了SOHO,我知道自己不是個當SOHO的人。
對於擁有一技之長,又渴望自由,夢想創業的人來說,SOHO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SOHO創業需要三個條件:一是要有自己的專長,二是要有資源,三是要能應付壓力。SOHO裏的能人多,不是某一方麵的行家裏手也不敢成為SOHO。許多人成為SOHO可能是被逼無奈,但是決大部分的人選擇做SOHO還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自信。為了競爭和個人的發展,他們是終身學習和主動學習的典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有了很強的競爭能力。不待揚鞭自奮蹄,沒有老板的逼迫和同事之間的競爭,他們主動求新求變,這讓他們的生活看起來很美,創業的初期,SOHO們風雨一肩挑,沒有很多的社會資源是很難做下去的。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老客戶,過去的資源不但不能丟,還要很好的利用起來。SOHO們最忌諱待在一個圈子裏,沒有了好的創意,SOHO們哪裏競爭得過財大氣粗的企業呢,況且那也不符合SOHO們的喜歡自由的個性。SOHO們要不斷開發新的資源,擴大自己的社會支持係統。沒有公司的支持和金錢鋪路,SOHO們就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社交技巧去交際了。
選擇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會有壓力。隻不過SOHO是新的,SOHO的壓力也是“新的”。隻做SOHO不創業時,主要是要應付孤獨寂寞,SOHO創業時,還要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所以SOHO減輕壓力的方法就不隻是心理調節了,還要合理的投資理財,更要解決好自己的養老保險問題。沒有了後顧之憂,贏得了家人的支持以後,SOHO們才能放手一搏去創業。
我仔細衡量了自身的情況,發現我離SOHO還很遠。首先,我怕孤獨,隻是QQ上的交流不能讓我徹底的傾訴和放鬆,我想和同事一起去喝杯夜晚的咖啡,發發牢騷,在共同的壓力之下的我們所擁有的那種溫情可以讓我愉快地在職場裏拚殺。第二就是我的惰性,沒有老板的耳提麵命,看不到同事們的千帆競發的拚命盡頭,我會滿足於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甚至自欺欺人地懶惰下去。我能主動去鑽研業務嗎?哎,我懷疑。最後,我的所有的朋友和我一起風花雪月可以,真的談到創業,他們一樣的手足無措。尤其害怕的是,我要自己應付所有的事情,沒有人可以依靠,我的SOHO生活一定很慘。
所以,我佩服那些SOHO們,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在心裏對他們一直充滿了敬意!可是我一直忘不了他們對我說的話:老板都是靠不住的!這句話讓我戰戰兢兢,在我羨慕SOHO生活的同時,老板要是再推我一下,也許明天我就是SOHO了。那可就慘了,因為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當SOHO,後果真的很嚴重。這些我在書裏都寫到了。可是,看看西方國家的發展,看看自己國家社會發展的趨勢,還是早做準備當SOHO吧。願SOHO們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