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元氣彈(2 / 2)

做對了腿腳便會變熱。倘若每晚再用熱水泡腳,然後按摩兩腿根部的“氣衝”穴,並反複揉擦兩腳心的“湧泉”穴,反複拍打、叩擊、推揉、按摩兩腰出的“腎俞”穴,則效果更佳。其實這個活動還可以配合其他活動一起做效果可能更好,但因為我隻練習這一招,附加的活動自己沒試,自己沒試不敢發出來和大家分享。吧裏不少戒友總是天天呼天搶地的說腎氣不足,腎氣不足,堅持做這個動作就有神奇的效果,貴在堅持。

在第12根肋骨處

其實這個動作很簡單,補元氣又快又好。又是氣功補元氣,所謂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雙手握拳,貼在身後,隨著身體的上下輕微抖動,元氣就在聚集了。

千萬別小看這個簡單的動作,在過去你花多少錢都不一定能學得到,這可是老師教給俺這個開山大弟子做鎮山之寶千金不換的秘訣啊。

其實古書裏麵都講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要活就得動啊,關鍵是如何去動。這個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動腎氣,短時間內使人體陽氣生發起來。腎乃先天之本,主人體水液,喜暖怕寒。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好靜不好動,導致人體陰氣過盛,陽氣相對不足,會產生乏力、疲勞、健忘等症狀,用這個方法三到五分鍾,就可以緩解一個小時連續勞動的疲勞,很適合現在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這個方法還適合中老年人養生,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聯,其實是腎氣衰了,按摩腎腧有直接補腎的功效。中老年人平時動一動,腎氣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彎了。上圖,記住,是肘關節動,雙拳不動,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起踮,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拳心虛空(如圖),貼在腎腧位置現在大多數人久坐熬夜,身體各方麵病痛特別多,更不用說保持充沛的精力了。前蘇聯有一位生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人的疲勞並不能單純靠休息來緩解,也就是說休息不是恢複疲勞的最好方法,隻能緩解疲勞,並不能補充精力,最好的方法是通過運動來恢複,而我們這個方法,不僅能緩解疲勞,還能在短時間內補足腎氣。另外比如說散步、走樓梯、慢跑、打球、瑜伽等運動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過去,這種運動被譽為中醫裏的金匱腎氣丸,有溫補腎陽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補腎方法。對腎虛,慢性腰脊勞損,腰間盤突出的病人非常實用。我之所以能夠在忙碌的生活工作當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就是掌握了這個奧秘。從道家醫學的觀點來看,這正是啟動了人體自身的大藥的結果。

適宜症狀:絕大多數腎髒疾病,如腎虛、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特別是對患有慢性腎病,同時表現為浮腫、腰酸腿冷、渾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為明顯。

其實糖尿病和尿毒症都能治,就是靠長期堅持活動來治的,吃多少藥都不一定見好。

這活動可祛痘、祛斑、祛眼袋浮腫、祛黑眼圈、美白肌膚、增強記憶力、改善聽力及視力、增強身體抵抗力、減少感冒的發生。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之“輸”穴,古代又稱其為“回陽九穴之一”,重在補腎,具有明顯提高腎功能的作用。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覺酸脹為度,不可力量過大以免傷及皮膚。對於腎炎病人,按揉後可使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按摩雖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藥物治療。關元穴(丹田):千年野山參

位於臍下四橫指處。該穴是任脈上全身性強壯要穴。經常用手指點壓、按摩刺激,具有培補元氣、調氣和血、益腎健腹,增強髒腑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可防治高血壓、高血脂、肥胖、腹痛、腹瀉、便秘、陽痿、遺尿、頭暈、失眠、痛經等症。

關元顧名思義,把元氣關住,使其不外瀉。關元是足三陰、任脈交彙穴,小腸募穴,足陽明胃經下合穴,人體十大保健大補要穴之一。能讓人恢複青春活力,可治療各種生殖係統疾病。尤其擅長治療不孕不育、陽痿、遺精早泄、性欲減退、痛經、月經不調等症。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祝福大家都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