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母親寫給她女兒的信(2 / 2)

我鄭重地點頭。把你雙手放到桌麵上,向前探著身子,眼睛忽閃忽閃地看著我,目光中是坦蕩和真誠,沒有躲閃。

你說:“媽媽,我想把他搶過來。我已經都想好了,我要找到他直接跟他說,我想他會愛上我的,隻要我肯努力,我看過那女孩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沒我漂亮,但比我性感。

照片上的她穿著露臍裝,衣服顏色很豔,從她的表情我判斷她是那種很放得開的女孩。與她比起來,我的優勢和劣勢都是顯而易見的。我想為了得到他從今以後我要做一些調整了。我……”

你又咬住下唇,不安地搓著雙手。

見我鼓勵你說下去,你放鬆了自己,說:“我想他知道我的心事後,可能會要求跟我同居。媽媽你會支持我對嗎?”

我挺了挺脊背,說真的,女兒,你的話讓我渾身發冷。

我們是書香門第,你的爸爸媽媽都是潔身自好的人,我們也是那麼教育你的,你怎麼能……

可我咽下了要說的話,同時我控製了自己的表情。

你沒有看出我內心的變化,繼續著你的傾訴,你說:“如果我不爭取一下,我想這一輩子我都會後悔的。哪怕是我付出了一切仍舊沒能打動他,或者沒能留住他,我也不後悔,因為愛是奉獻的而不是索取。

我不知道媽媽你對性是怎麼看的,我覺得性應該是愛的伴生物,而不是婚姻的伴生物。有句話說有情人難成眷屬,無情人終結連理。

那麼多結婚的夫妻,他們都像你和爸爸那樣相愛嗎?

也不一定,我知道貞操對一個女孩意味著什麼,可我想如果真正看重貞操,就應該把它奉獻給自己真心愛的人。哪怕這人將來成不了丈夫,我想也不應該後悔。”

說到這兒,你止住了話,然後又用那種羔羊般的純潔、無辜、溫順而憂鬱的目光望著我。

女兒,我不得不告訴你,你的目光刺傷了我,它讓我覺得作為一個母親是多麼失敗。

我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我培養你教育你,隻是想讓你有一個好的未來。可你的目光告訴我,除了愛情,你什麼都不想要。

而這愛情偏偏又是我這個做母親的無能為力,我願意替你承受一切負麵的東西,但是有些東西還是必須由你本身獨自去承擔。

我知道愛情是一個很私人的東西,隻有當事人才能了解體會個中的滋味,在你的愛情故事中,我這個做母親的隻能算是個局外人。

但我還是不得不告訴你一些道理,一些有關愛情和性的道理。

不錯,愛一個人就意味著奉獻而不是索取。

但是,什麼是真正的愛呢?

我覺得真正的愛情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愛一個人應該很幸福。

但如果你愛的人不愛你,你的愛也許對他(她)來說是負擔。

我覺得,被愛也應該很幸福。但如果愛你的人不是你所愛的,那這幸福就是摻了水的酒,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香醇和濃度。

所以,托爾斯泰說:“被你愛的人所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如果你愛的人不是愛你,那麼你對他的奉獻就應該是遠離他,給他一個舒暢的空間;如果愛你的人你不愛,那就遠離他,不要給他希望,免得他日後更加絕望。

如果你試圖用性去吸引你所愛的人,如果你那人不愛你,如果不幸他又恰巧是個好色之徒,那你等於是給他一個占有你然後輕視你的機會。

如果有幸他是個正人君子,那麼你的大膽奉獻會讓他誤以為你是個輕薄之人,他會對你退避三舍。

盡管現在各種媒體都在說太看重處女膜是不人道也是不應該的,但是如果揪出那些男性作者們,問問他們娶妻是娶處女妻還是非處女妻,他們的回答就會讓他們的言論不攻自破的。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討論會,會上的男人們都說女性應該從貞操問題中解脫出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應該再去講究什麼處女膜的問題了,這問題太迂腐!

當時有一位女性朋友問發表高論的那位專家:“假如您發現您的妻子在您之前和別的異性發生過關係,您……”

那位專家不等人家說完,就連忙擺手,說:“咱們現在是學術討論,討論的不是個案。”

轉向大家,他尷尬地笑著說:“當然了,誰都不希望這事兒發生在自己身上。”

此君真是一語中的。

女兒,聽媽媽說了這麼多,不知你有何感想。

你也許會說:“如果兩個人真的相愛,那性也就不成問題了吧?”

那麼,我就要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如果一個男孩真的愛你,他真的想娶你,他肯定會尊重你愛護你的。因為愛的最高境界不是占有,而是尊重和愛護。”

我的女兒,你應該明白,性不應該成為保全愛情的犧牲品,而應該是愛情的果實和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