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天現吉兆,真宗剛剛改年號為景德。此言既出,立刻便有好事者往來奔走,產瓷之地昌南於是被允予置鎮,並賜景德之名,隸屬饒州府浮梁縣。
這一年,是公元1004年……
這一年之後,複過了許多年……
此時此刻,是公元2004年。
浮梁依舊為小縣城,卻已為景德鎮所轄。舊日的清代縣衙淹於洪水,隳於戰火,倒了,卻又重修了,隻是舊日的繁華卻再也無法重修。修複後的古縣衙維持舊貌,隻上了一層清清的桐油。古縣衙的四周長滿了桃樹,每年春天,桃花灼灼而開,雲蒸霞蔚一般,蜂飛蝶舞,燕語聲聲。掩映在桃花叢中的宋代紅塔,金頂金鈴,在春風中篤然在唱著悠揚的歌。氣勢恢宏的古城門樓下,是一條用瓷片鋪就的文化長廊,記載了浮梁的所有繁榮。
桃墅鎮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莊,默默地立於景德鎮的最北端,碧綠的菜畦和金黃的油菜花,迎送著一個又一個的日出日落。當年主管軍事兼管窯務的巡檢司早已不見了蹤跡,規模巨大的保存完好的大夫第被一磚一瓦地編上號,拆了,搬了,精心地複原於清幽雅致的古陶瓷博覽區內,作為明代民居的典範被人們欣賞著、指點著。
瑤裏鎮已經不再產瓷,而是以畫山繡水吸引著四方遊客、八方來賓。春風起時,山花爛漫,花影搖曳,花香醉人。瑤河裏的水清澈見底,河中的遊魚長二三尺,慢慢悠悠地遊在水中。點綴於山水之間的是一處處五代以來就已經存在的古窯址,還有那一架架舂釉的水碓,千百年來,依舊咚咚有聲,仿佛一曲不老的歌謠。
景德鎮市卻正為慶祝建鎮千年而忙碌著,招商引資,修橋築路,插花種柳,張燈結彩,啟動和完成了一係列的美化、綠化、亮化工程。
景德鎮古陶瓷博覽區內保留了一座供參觀的古老坯房和窯房。在這房屋的角角落落裏,用廢舊的匣缽栽種著雞冠花、太陽花以及寶石花等,這些草本植物不需要人的精心料理,卻長得分外茁壯。在或轉或歇的轤轆車旁,在半幹半濕的曬塘架下,在將成未成的素胎泥坯間,工人們一色的明代服飾,簡潔幹練,活色生香。
千年隻一瞬!千年一輪回!滄海桑田,興亡無定,榮枯有數。然而,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卻似乎總能得到完美的統一,祥和中的繁馥,寧靜中的熱烈,安然中的進取。
這便是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