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

個人問題

作者:張秀香

四五月應該是人間最美時分,老公按慣例將父母接到南京。來了沒兩天,去年因曬衣服弄別扭的樓下鄰居在下班時,拽住了我。我以為倆老人又在上麵曬衣服滴水了。“你家老爺子怎麼成那樣了?”“成哪樣了?”她欲言又止。去年老爺子摔了一跤,做了兩次手術。在醫院檢查時,血壓血脂心髒等等正常,卻查出了阿爾茨海默症。CT片裏,腦部溝回深深,空隙明顯。“就是老年癡呆。唉!”老公淡淡地說。

老爺子85歲,會計出身,是個緘默少語的人。因我常年在外,與他接觸不多。他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脾氣特好,特勤勉,特喜歡揀萊。我看到他最多的時候是在陽台上揀一堆難搞的蘆蒿。兩年前,我就發現,老爺子喜歡自言自語,常常自顧自地說著一堆聽不懂的話,而且常走神。摔跤後,整個人都變了,表情呆,精氣神弱,成了一個拄著拐杖的老人!

老公可能很難接受父親的變化。天天念叨著接他們過來。老人對我家非常熟悉。白天,老太太牽著老爺子去菜場,回來幫我們做飯。老爺子清醒時也會幫著揀揀菜,更多時候是坐在沙發上發呆,接著就睡著了。可以看出,每天晚上他最高興,孝順的兒子回來了,帥氣可愛的孫子回來了,漂亮的兒媳婦帶回了好吃的比薩、麵包、手抓餅。晚飯後,孫子學習,兒子陪他憶苦思甜,媳婦洗碗。本來四個大人能湊一桌麻將,可是老爺子是正經爺,老公也是嚴肅男,圍著沙發談話也許是他眼裏最溫馨的時刻吧。

從老公的回憶中我才知道老爺子曾經是省勞模。他得病後,我們在家翻箱倒櫃地找證書,希望喚回他的一些自豪,但硬是沒找到。壯年時勞模生了一場可怕的血液病,差點犧牲。公司領導開著小車火速來到省城找到相關專家,懇請醫生盡全力搶救。後來,家裏有什麼好吃的,一定是老爺子先嚐。公公享受著全家至高無上的愛,也成了一家五口堅實的頂梁柱。在那個困難的70年代,麵黃肌瘦、個子矮小的老公,經常如秋風掃落葉般地收拾碗裏的鍋裏的飯菜。我們有了孩子後,老公一直對我說:“在我們家,好吃的好用的一直是家長優先,然後才是兒女分享。”有次我興致勃勃地買回一斤南瓜藤,老公居然一口不吃。“這可是農民自家種的菜,粗纖維哦。”“工人自家是種不出來菜的。小時候南瓜藤我吃得太多了,沒油還卡嗓子。”

老人的大腦溝回裏再也承受不了太多的記憶了,因為有時候他連孫子也不認得了,連廁所和臥室都混淆了。看到他站在廚房裏發愣,站在廁所裏找碗時,確實讓人難過。一閨密家有兩個癡呆症老人,曾經告訴我:“婆婆老去後,我要換沙發。媽媽老去後,我要換房子。”當時實為不解。現在知道癡呆症老人犯起糊塗來,確實是在瞎搞,隨地小便。

我家有麵大鏡子,時常看到老爺子站在鏡子前傻笑。一次他站在那透明的物體前足足有十來分鍾。他一邊摸著鏡子,一邊拽拽衣角,仔細端詳,口中還念念有詞。此時此刻老爺子在想什麼呢?是不認識鏡中的自己,抑或是為鏡子中的自己難過傷心呢?讓人禁不住地感歎:人生真是一場顛覆,硬是將一個精明的人給整糊塗了。

前幾天他又不高興了,不好意思吃飯。問了半天才知道喝水時水灑到了身上。婆婆勸兒子哄孫子拉,才坐到飯桌前。每當這時,婆婆都要抹眼淚:“生什麼病也不要得這種病,讓人看著難過。老了還成了個傻子。”殊不知,我心裏更難過並心生羨意。我總是想起我可憐的父親,生病時我沒能好好服侍他。在我眼裏父親堅而不摧,他何時享受過這種捧著哄著的愛?走得那麼匆忙又那麼不安心!

公公有時說起話來也非常狠!“如今三個子女三個地方。三個孫子也不在身邊。早知這樣,當初就不給他們念書了。”上周末,大姑子也搶著盡孝心。名牌大學畢業的外孫開車將兩老人接到合肥。臨上車前,老爺子又找不到車門了。“我們又要去哪兒了?我哪兒也不去,我要在三毛子家剝豆子,掙錢養佩蘭(婆婆的名字)。”老爺子一臉的認真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