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道說因為把自家二伯和四姑父全都開了,楊乃鄂的兒子楊宗偉也就平平穩穩的渡過了前三個月,上一世那場事故並沒有發生。
楊乃鄂解決了兒子的工作也樂的給郭家錦上添花,於是加班加點的寫了好幾天,總算是把這些請柬都寫完了。好家夥,這些請柬足足把一張一米二長,六十公分寬的桌子占的嚴嚴實實。
12月26日,天氣晴朗,萬裏無雲,是個喬遷辦喜事兒的好日子。
趙素榮在頭一天下午就安排人在自家三樓上頭安上大喇叭,裏頭循環播放喜慶的音樂。做飯人手找好了三撥,也是提前一天都開始準備飯菜,因為天氣較冷,也不擔心會壞。
就算今天天氣晴朗,北方這個月份溫度也僅僅隻有10度左右,考慮到溫度低可能會影響飯菜口感,席麵全部安排在室內。安排在室內還不行,每一層都放置著兩個煤球爐子,用煙筒往外通煙(這時候還沒有空調呢,煤球爐子就是最實用的升溫工具)。保證屋子裏的溫度維持在20度左右。
因為蓋的是三層樓,一樓二樓設計都是大三室兩廳兩衛的結構,也不害怕桌子放置不下的問題,每一層的兩個客廳都可以放下8個大圓桌,每桌可以坐10人。三樓雖然是一室一廳的結構,但外頭是玻璃搭建的暖房,同樣可以放4張大圓桌。這樣總共就是20張桌子,一下子就可以招待200人同時就餐。
就這郭西傑還是害怕來人太多席位不夠,幹脆弄成流水席。
所謂的流水席就是每桌24道菜,每次上8道菜,三輪上完,最後一道湯是雞蛋湯,當地人俗稱“滾蛋湯”,看到這道湯意味著席麵吃完了,吃飽的人可以離席。
第一撥人吃完之後換第二撥,直到所有要請的客人全部吃飽。
一般情況下第一撥一般是遠處的客人和貴客,第二撥是至親好友,第三撥則是本村的村民
不得不說,就這大手筆一下子把上門的客人都給震驚了。家家戶戶都去吃過喬遷酒,哪家的喬遷酒不是擺在院子裏頭的,碰上陰天下雨的最多搭個簡易的棚子。春天和秋天還好,吃酒席的人還不遭罪。輪到夏天被太陽曬的沒有吃就感覺飽了,冬天更不用說了,恨不得三口兩口塞完,要不然手指頭都凍僵了,菜也成冰疙瘩了。
有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吃喬遷酒吃的多了,早就吃出來經驗了,一看這場喬遷酒是12月份,特意裹了最厚的大衣過來,到這兒一看,原來以前的經驗都不管事兒,趕緊找個僻靜的地方脫了自己的大衣,省的待會兒丟人。
來賀喬遷的人送上禮金和禮品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房子。等樓上樓下看過頓時生出一種感覺,自家住的那哪叫房子啊,比老郭家的廁所還不如,人家那廁所都還鋪著瓷磚,貼著牆畫呢。雖然牆上貼的那種光著上半身摟著瓶子的女人畫有傷大雅,可女人長的倒是真漂亮。哪像自家弄個水泥地麵都自覺腳不沾土,脫離了農民的日子了。
還有,莊戶人家家誰家有那閑心養花種草的啊,郭家三樓頂的玻璃房至少養了二十盆,進去以後就感覺心曠神怡的。
另外,郭家的沙發很軟,聽人說都是真皮的,坐上去一陷一個大坑,舒服的坐的人恨不得永遠不要起。
最後,國家的窗戶怎麼就那麼大呢,整個屋都顯得異常亮堂。
比起大人們看裝飾,看用料,看設計,小孩子們進了老郭家院子簡直都要嗨翻了。
秋千,吊椅,滑梯,假山,小風車,院子角落還有好看的魚,這些魚像是十年八年沒有吃過東西,隨便扔點兒饅頭渣子啥的,就爭先恐後的湧過來,那嘴巴張的都能吞下小孩的一個小拳頭。
等大人小孩們正熱鬧呢,聽見門外有小孩子喊有轎車,有好幾輛轎車,都在郭家大門外排成一排了。眾人的本能反應,天!老郭家到底請到什麼大人物來了,居然都是開轎車來的。隨即都爭先恐後的出去看,畢竟可以近距離接觸小轎車那也是很多大人小孩的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