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拿騷級戰列艦和美國的南卡羅來那級戰列艦都比不上晉朝級戰列艦,但是和英國的無畏級戰列艦。
英國、德國、美國這三個國家便是跟隨中華帝國之後第一批建造新式戰列艦的國家,而世界第二大海軍強國法國則沒有多少聲音,名義上的第三大海軍強國俄國以因為自己國家內部一大堆破事,沒有跟隨節奏,倒是之後意大利宣布建造一艘但丁·阿利格裏號戰列艦,不過意大利國力比較弱,可不敢參與到海軍強國的軍備競賽中,隻能暫時建造一艘新式戰列艦,展示意大利的存在。
當然不單單是西方海軍強國在建造新式戰列艦,中華帝國同樣也在建造新式戰列艦,申城造船廠已經開始建造下一代戰列艦——隋朝級戰列艦,隋朝級的戰鬥力將會比晉朝級更加強大,不過隋朝級戰列艦隻會建造兩艘。
中華帝國目前隻建造出三代戰列艦,分別是秦朝級、漢朝級、晉朝級,還有剛剛開工建造的新一代戰列艦隋朝級。
除了晉朝級外,其他三代都隻建造兩艘,而晉朝級建造四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加劇各國海軍軍備競賽。
中華帝國的晉朝級戰列艦造價還能低一些,其他國家建造新式戰列艦的單價都超過200萬英鎊,這個單價都已經能夠建造出兩艘次世代戰列艦,建造新式戰列艦會消耗更多的金錢,這才是中華帝國想看到的。
西方各國建國時間比中華帝國長很多,其底蘊更加深厚,中華帝國要想實現《中華星計劃》,必須消耗各國的底蘊,金錢也是底蘊之一。
隨著各國海軍軍備競賽加劇,中華帝國還添了一把火,對外宣布再建造兩艘晉朝級戰列艦,實際上是建造兩艘隋朝級戰列艦。
其實中華帝國每一代戰列艦建造數量比較少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一個是中華帝國有潛艇這種秘密武器,江南造船廠建造出來的兩千噸級遠洋潛艇已經服役,若是中華帝國海軍所有潛艇出動,西方國家多少艘戰艦也不夠潛艇的偷襲。
第二個則是中華帝國一直暗中發展飛機。
飛機和飛艇都屬於航空飛行器,不過飛艇飛行比較慢,而且體形非常大,要是飛行的高度低一些,就會被防空火炮擊毀,若是飛艇填充的是氫氣,那就更危險。
但是飛機不同,飛機體形比較小,速度更快,以現在防空火炮的技術程度,可沒有辦法阻擋飛機的攻擊。
中華帝國對飛機的研究早早就展開,現在已經發展出攻擊機、轟炸機、魚雷機等各種用途的飛機,隻是現在還不是飛機登場的時候,甚至在中華帝國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飛機的存在。
不過凡事都有意外產生,華人的智慧也非比一般,此時顏學義麵前就出現一份報紙,報紙上首頁一副非常簡陋的飛機的照片,在飛機旁邊還有它年輕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