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弱者來說,理想是不可思議的,也是無法達到的。懦弱會使人變得自私而又膽小。要是你讓軟弱、絕望的情緒滋長的話,那麼你將無病呻吟,甚至灰心喪氣。
你越覺得困難,你的思想就更應該強大,不向懦弱的思想妥協。人有時會出現體力完全耗盡的情況,但人的精神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它可以激發新的體力,讓人們克服困難,並在這一過程中變得更加堅強。
更高的目標才算目標
很多人在最初向成功邁進時信念堅定,但在前進道路上剛剛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驕傲自滿,停下了進取的腳步,殊不知生命中還有比這大得多的成就在等待著他們。永遠不要滿足於現狀,因為這會將你所有的理想與信念消磨殆盡。
要取得最終的成功,必須學會不滿足。永不滿足者,方是最大的成功者。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便永遠將自己隔絕在更好的生活與更大的成就之外。
若想不斷進取,突破現狀,就必須樹立更長遠、更堅定的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努力付出便成為唯一的選擇。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中安於現狀,隻做好分內事,而不管其他,那他得到的隻能是工資,不包括獎金和其他晉升機會,因為贏得後兩者的隻會是那些永不止步、不斷突破的人。
不要讓自己產生這樣的想法:我現在的工作成績已經足夠優秀,根本沒有進步的空間了,所以也無需多付出努力了。不妨將自己想象成老板,處在那樣的位子上,沒有人不想將工作做得更好。將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會不斷提升我的能力,有這種念頭的人永不會滿足於自己的工作現狀。工作對他們而言,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是畢生的事業。他們以極大的熱忱參與到工作當中,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累積相關經驗為目標。這類人的工作成績必將遠遠勝於其他人。
人們應該對未來有信心,有期望。這一點對年輕人而言尤其重要,不要讓自己耽於安穩的現狀,而喪失了人生的鬥誌。安於現狀是很多人都存在的問題,連一些才華出眾的人才也不例外。我有一位朋友,他的才華遠勝過他的老板,可是他卻甘心多年屈居人下。我總是說,憑借他的才能,完全可以自己做老板,成就一番大事業。他給我的回應卻是:“我有什麼必要自己做老板呢?我覺得自己現狀就很好,我隻想這樣輕鬆自在地生活下去。沒錯,自己做老板我也會做得很出色,可我不想自找麻煩,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權力與責任成正比,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當然,權力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責任,更包括發揮自己智慧與能力的廣闊空間,以及由此而生的巨大的成就感。假如認識到了這一點,那麼不管要為自己的權力負多大的責任,人們都不會有半分退縮。
人在每個階段都會設定不同的目標,要逐個實現這些目標其實並不難。然而,成功道路上有無數個這樣的目標需要實現,每達成一個目標,隨即就要加倍努力地追求更高的目標。有一點需要格外注意,我們的目標與最終的理想必須是正當而美好的,否則即使實現了對我們而言也沒有好處。可以這樣說,我們期盼得到什麼樣的生活,就會努力將自己的生活變成什麼樣。
人類社會能夠發展到今天的程度,動力來源便是人類不斷提升的崇高理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為之付出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之中,一步步接近理想。
人類生來就有追求進步的傾向。人們都希望通過不間斷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包括外在財富的增加、內在涵養的提升、社會地位的提高,等等。這些目標的達成在推動我們自身成長的同時,也會為我們贏得更多的肯定與褒獎。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時刻警惕,切忌為小小的成就與褒獎心滿意足。否則,便會喪失了繼續前進的動力,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半途而廢。
年輕人在麵對成就時,更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所以說大器早成未必好。解決辦法就是要培養強大的意念,用更遠大的目標刺激自己產生更強大的追求,突破現狀,不斷進取。
人們不思進取的原因,不外乎眷戀安穩的現狀,畏懼未知的將來。安於現狀是人類進步的頭號障礙,隻有逾越了這個障礙,才有最終贏得成功的可能,否則,失敗便成為一種必然。
隻有堅持不懈、勇攀高峰的人才能登上最高峰,享受到無與倫比的美麗風光與新鮮空氣。世間最糟糕的莫過於耽於現狀,不思進取。這種人沒有堅定的勇氣與信念一路前行,所以他們在成功的道路上永遠都隻能淺嚐輒止。
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采取行動,努力朝新的目標邁進。不斷提出新目標的人,將在前進的道路上永不止步。他們在接近成功的同時,也為自己塑造了最完美的品格;反之,不僅距離成功越來越遠,連個人品格也會隨之變得平庸。
自詡為成功者的通常都是一些小角色,那些成就顯赫的大人物從來不會標榜自己的成功,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永遠都走在成功的路上。成就越大,眼界越寬,目標也隨之越定越高。一個人若滿足於普通的職業,普通的業績,喪失了更高的追求,便會將自己置於被社會淘汰的邊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個道理在任何領域都同樣適用。
追溯人們滿足於現狀的原因,最主要的來自親友。你的工作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他們時常會這樣跟我們說,殊不知這樣的話會扼殺我們的進取心,讓我們在社會競爭中占據越來越不利的地位。我們應該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就。隻有堅持這樣的信念,並不斷為之付出努力,美好的理想才能最終實現。
成功人士永不滿足,在他們眼中,無論什麼事都有進步的空間,都能做到盡善盡美。這樣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永遠不會停下腳步。
無所畏懼
身為一名勇敢的普魯士將軍,澤帝茲備受人們尊崇。他的“伯樂”芙蕾德雷克發現他時,他的身份不過是一名中尉,毫不引人注目。那一次,澤帝茲領命,前去做國王的護衛工作。在過河時,國王突然問他:“要是敵人已經把過河的橋全都封死了,你會如何前進?”澤帝茲當即策馬躍入河中,迅速馳騁到河對麵,此舉令他大受褒獎,旋即榮升為少校。
查理十二世曾經受困於斯特拉爾鬆。一天,他叫秘書過來,因為他要口授一封信,需要秘書幫忙記錄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房頂突然掉下一顆炸彈。秘書大驚失色,查理十二世卻泰然自若,說道:“沒事,我們接著寫信。”
有一天,惠靈頓公爵的書房中忽然闖入一名不速之客,大聲叫囂道:“我是亞伯倫,來拿你的命!”公爵並不驚慌,隻說:“這麼稀奇,居然有人要殺我?”亞伯倫大叫:“不錯!”公爵問:“一定要今天動手嗎?”亞伯倫說:“我就是要殺你,管不了是哪一天了!”“那過兩天你再來吧,我現在很忙!”說著,公爵便埋頭繼續工作,這種大無畏的精神令殺手都為之震懾。亞伯倫的情緒穩定下來,竟然就這樣走了,其後再也沒露過麵。
為了讓礦工們在礦井下能夠安全工作,喬治·史蒂芬森不顧危險,執意要研製安全燈。後來,他更親自到礦井中檢測安全燈的性能,他的朋友們全都因為憂心他的安危而戰戰兢兢。史蒂芬森非但不以為意,在進入礦井之後,反而直接朝著最危險的地方走去。礦工們都明白這一舉動的危險性,紛紛回避。
史蒂芬森明白,死亡分分秒秒都在威脅著自己,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往前走去。他拿著自己研製出來的安全燈,謹慎而鎮定地來到了目的地。在瓦斯籠罩下,安全燈先是變亮,繼而不斷閃閃爍爍,最後燈火慢慢熄掉,四下裏一片黑暗。史蒂芬森命懸一線,所有人的心都懸到了嗓子眼上。最終,實驗獲得了成功,史蒂芬森創造出煤礦照明安全燈。使用這種安全燈,就算礦井中存在可燃氣體也不會引起爆炸事故,從此大大減少了礦井事故發生的頻率。
舵手約翰·美納德曾在船上被困火中,起因是船的蒸汽發動機失火。為了船上所有人的安全,他放棄了逃生機會,堅持在烈火的包圍中繼續掌舵,直到駕船駛入港口。在這個過程中,約翰·美納德的身體慢慢被火焰吞噬,但他卻因此拯救了船上的其他人。人們為了紀念他,賜予了他一個偉大的稱號——艾裏爾湖中的舵手英雄。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為了自己深愛的女人,男人會勇氣倍增,繼而收到由深愛自己的女人送上的勇士花環。一名斯巴達人在出征前,受到了母親這樣的叮囑:“盾牌會給你強大的保護,你要在這保護下勇猛出擊!”另有一名斯巴達人嫌自己的劍不夠長,他的母親這樣說道:“往前多走一步,這把劍的長度便綽綽有餘!”
帕裏希最後的4年光陰是在監獄中度過的。那段時期,吉斯黨人得勢,國王亨利三世被這些人的政見左右,將支持改革的人全部判處死刑,於是帕裏希便被關進了巴士底獄。過了一段時間,國王來找帕裏希,希望他能妥協,否則就將他和兩名女囚一同處決。帕裏希說:“陛下,我覺得您比我更可憐。您要不是沒有了其他法子,絕不會對我說這番完全不符合您身份的話。現在的您,根本已經失去了國王的氣度。不僅是我這樣認為,那兩位女囚也是一樣,我們都不會向您妥協!連一個小小的工人都不肯向您臣服,您就算貴為一國之君又能如何呢?”
有位年輕姑娘隨同父母居住在英格蘭與蘇格蘭交界處的蘭斯頓燈塔中。1838年9月6日的清晨,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年輕的姑娘卻忽然被燈塔外淒厲的慘叫聲吵醒了。此時海麵上一片疾風驟雨,巨浪翻湧,那陣慘叫聲就混雜在巨大的海浪聲與風聲之中。
姑娘看看自己的父母,他們仍在沉睡,顯然並沒有聽到這一切。姑娘於是拿了望遠鏡向海麵上張望,隻見一艘船隻已是支離破碎,船頭被巨浪卷出半英裏,掛在了一塊巨大的岩石上。船上的9個人則拚盡全力抱緊船身散落的木板,在風雨飄搖的海麵上苦苦掙紮。
姑娘急忙將父母喚醒了。她的父親,負責看守燈塔的威廉姆·達林望到這一幕以後,無奈地搖頭道:“不行,我們救不了他們!”
年輕的姑娘眼淚都要掉出來了,她不肯死心,向父母乞求道:“我們一定要救他們,要不然他們就隻有死路一條了。我們總會有法子的對不對?”
父親被她的善心打動了,說道:“格蕾絲,盡管我很清楚這樣做根本就不可行,但是既然你這樣堅持,我就滿足你的願望,去試一下吧!”
父親與女兒一同劃著一艘小船,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上艱難地朝那9名急需救助的船員駛去。這位柔弱的年輕姑娘,在船員們一聲接一聲淒厲的呼救聲中,仿佛化身勇猛無敵的鋼鐵戰士,以無比強大的意誌力與父親並肩作戰,終於來到了船員們身邊,將他們全都營救到了自己的小船上。
一位船員在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竟是一名弱女子時,不由得稱讚道:“真沒想到在這樣的大風大浪裏救了我們的人竟然是一位年輕嬌弱的姑娘!啊,親愛的姑娘,你這樣善良勇敢,上帝一定會保佑你的!”
這位年輕姑娘的壯舉使得整個英國都為之震撼,就連國王也對她肅然起敬,她是整個國家的大英雄。
勇敢不單單屬於英雄。成大事者固然需要勇氣,但許多看似平凡的小事,做起來也同樣不能缺少勇氣。在麵對威脅或引誘時,隻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堅持原則,剛正不阿;反之,軟弱與妥協則是許多罪惡的造就者。假如人們都能勇敢無畏地麵對一切,這個世界將會發生多麼令人驚喜的改變啊!
無數偉大的人物以切身行動證實了他們超人的勇氣,也啟示後人,要鼓足勇氣麵對生活中的一切考驗。朗費羅說過:“謹記先人的教誨,勇敢,但不要輕率!”瑞斯帕夫人曾詢問自己的丈夫:“你怎樣看待女人發火?”她的丈夫說:“女人發火是一件好事,證明她們有勇氣堅持自我。”
有“法國第一神槍手”之稱的戴維,曾在奧弗格納城保衛戰中獨自一人被困在城堡中。他為了自保,同時也為了造成敵人更大的傷亡,成功地擊退敵人,而不停地變換著窗口向敵人開槍。最後當全城投降,敵軍要求城堡中的衛隊也全部投降時,隻有戴維一個人持著武器從城堡中走出來,這令所有人大吃一驚。敵軍的首領見狀,命令他將整個衛隊都叫出來,他驕傲地回答道:“這都是我一個人幹的,城堡裏根本就不存在什麼衛隊。”
加裏波第是一個有著超強控製力、無所畏懼的人,他曾僅僅帶領40人,從羅馬出發去攻打其他地方。這些人嚴格服從命令並渴望早日完成任務,他們勇往直前,奮不顧身地衝鋒陷陣,即使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們,認定他們可能會全軍覆沒。
為什麼有些領導人能令人心甘情願地投靠他、為他效命呢?他們究竟是憑借什麼而對人們產生如此大的吸引力呢?他們既不是萬能的神,也不是有磁性的磁鐵。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廣受愛戴的領導人,要歸功於他們無所畏懼的勇氣,這種勇氣具有強大的力量。
隻有真正的勇敢者才能直麵錯誤、果斷還擊。柯爾律治·帕特森主教出生於伊頓,他在11歲時就曾勇敢宣布:“今後禁止在晚餐時間唱那些難聽的歌,否則我將辭去自己的職務並謝絕相關活動。”當隔天又聽到那首歌後,他果然說到做到,和他的追隨者一起果斷地離開了餐廳。他如約辭去了首領的職務,直到那些堅持唱那首歌的人妥協為止。格萊斯頓小時候也是如此,那時他住在伊頓,總會在聽到錯誤的聲調時放下手中的杯子離開。他教會了許多同學在生活及飲食上自我節製,年輕的主教索爾茲·伯裏也是因為他才沒有步入歧途。
卡萊爾曾這樣評價路德的偉大之處:“在我心中,路德是曆代名人中真正的偉大者。並且,他的這種偉大是自然形成、卓越不凡的。這正如阿爾卑斯山,它高高聳立並不是為了追求偉大。他就像屹立於雲端並不停向上攀升的山峰,充滿了不可被征服的勇氣,我們隻能仰望它。我們不必在廣場放置他的巨星雕像來紀念他,因為他的偉大無需用這種方式來紀念。”
英勇的行為能夠極大地影響周圍人的生活,同樣的,道德上的勇氣也是如此。我們不管何時何地都應謹記,真正無所畏懼的人,是那些未被世俗的陰暗醜陋所汙染的人。阿瑟·庫姆諾克在哈佛求學期間,凡事都始終堅持公正及節製的原則。而他最後取得的非凡成就也正是源於這種堅持,這種道德上的勇氣對周圍人的影響力是極大的。
隻有勇敢無畏、頭腦機智、體魄強健,並且為人剛正不阿、大方無私、純潔之人,才是上帝選中的注定會取得成功的人。
堅持到底
追逐夢想的過程如同在跑馬拉鬆,我們看不到終點,隻能看清腳下的路。此時我們看不到前進的方向,天上的星星幫不上我們,手中的燈籠也隻能照亮腳下的一小塊路。我們別無選擇,隻能永不言棄、不畏艱辛地堅持跑下去。我們每跑一步,就會離終點更近一點,隻要不放棄,總會到達終點的。這種希望之火就像手中的燈籠一樣永遠照耀著我們,使我們無懼前路的曲折與艱難。所以,我們一旦確立了目標就應全力以赴、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我們要勇敢地麵對這條荊棘叢生、布滿石塊與陷阱的曲折道路,直至取得最後的成功。那些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即使成功近在眼前也會與它失之交臂。我們要勇往直前地向成功邁進,停滯不前隻會使之前的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因為我們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時不時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所以我們不可能一次將它們全部解決掉,最終還會導致一個問題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我們不要好高騖遠,應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天。如果我們總是光想不行動並且一會兒一個念頭的話,最終將一事無成。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本著一種務實的精神,穩步向前發展,即使慢一點也無所謂,反而更容易創造輝煌的成就。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精神狀態變得更加飽滿,我們的鬥誌也變得更加昂揚。我們想要實現自身理想、陶冶情操、磨礪意誌、拓寬視野、激活思維能力,都需要持之以恒、樂觀積極地去奮鬥。
人的言行舉止都會在無意間暴露出他的生活態度及目標,這是人內心的真實寫照。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瑣事看出一個人的氣度和涵養,而他的人生方向也將從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上體現出來。生活會因為有夢想而變得有趣,雖然追尋夢想的道路十分艱苦,但我們也必須始終懷著希望。
尼羅河戰役發生的前一天,在納爾遜描述完自己的戰略方案後,巴裏上尉興衝衝地問:“要是我們勝利了,人們會給我們怎樣的評價呢?”